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圆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9:10 上海青年报

  话题

  公务员宣誓不贪污

  新闻背景

  广州市廉政文化周近日启动,来自海关、地税、国税等廉政“高危行业”的500名青年公务员宣誓“以后当了官永不贪污”。

  观点一制度才能保良心

  毕舸

  在数百人共同宣誓的情景下,看似简单的誓词被一遍遍重复,宏大的场合、众人的异口唱和、这种形式上的“美感”会折射到一个人的内心,日积月累,会形成对宣誓的神圣感,一旦人对道德宣誓因神圣而敬畏,那么形式就转换成了实质性的道德自律准则。这恐怕也是政府开始在各个行政部门推行宣誓制度的基点所在。

  当下中国道德的重建绝不比法治建设容易,而且可能更迫切。如果把社会的发展比做一辆前行的马车,那么道德和法律就是马车的两个前驱车轮,缺一不可。公务员学会宣誓这一道德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仪式,首先也学会了尊重社会赖以运转的基本底线。

  不过,我们必须老调重弹———宣誓可嘉,但制度才能保良心。良心其实是脆弱而有弹性的,它犹如温室中的花朵,需要完善制度的呵护。比如近日媒体关注的“回扣助学”医生张劲,他一方面被迫收受回扣,一方面以“回扣助学”力图来实现良心救赎。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相信他也曾对希波克拉底誓言琅琅上口,也曾在工作中不断告诫自己遵守诺言,但十年之久的坚守抵挡不了潜规则的威逼,一个还牢记誓言的张劲,无法忍受更多放弃誓言的同行嘲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宣誓后的500名广州公务员在漫漫人生中长期实践的效果,还需要整个制度持之以恒的捍卫。如果我们愿意把宣誓看做一次试验,把500名宣誓的青年公务员看做火种,那么我们所要借鉴的,不仅是宣誓这种外化的、世界通行的政治操守承诺形式,更要将宣誓背后的整套制度监督学而贯通,让500名公务员的宣誓对象———民众拥有切实的外部监督权,才能让500名公务员不能、不敢逾越道德底线和法律边界。

  观点二公务员宣誓制度名正言顺

  □王石川在一个宣誓泛娱乐化的时代,公众早已对各色宣誓审美疲劳。网友的评论可见一斑:好比猫宣誓说我再也不吃鱼了!此地无银,黑色幽默……网友的愤激之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能说公务员宣誓名不正言不顺。

  早在2002年,人事部就提出,要开展新录用公务员上岗宣誓活动,将其作为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到了2003年8月,人事部宣称,新录用公务员宣誓作为一种制度已在我国初步建立,这对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造就一支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公务员宣誓师出有名,是对中央政策的一种实践。

  最近几年,公务员宣誓在各地风生水起,尽管毁誉参半,但并不能否定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公务员宣誓就职制并非新鲜事物,也不是我国所独创,而是我国参照西方宣誓制度的一种“拿来主义”。建立公务员宣誓制度的初衷是良好的,就是要增强公务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督促公务员遵纪守法、加强自律意识。显然,这一初衷不仅无可非议,而且值得推崇。

  最关键的是,公务员自身———包括建立公务员宣誓制度的人和组织宣誓的相关人等———谁也不会认为宣誓一劳永逸。他们不会天真地认为公务员一旦宣誓就会廉洁守法、克己为公,公务员宣誓仅仅是一项相关措施而已。自今年6月1日实施的《公务员法》对公务员有严格的规定,包括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惩戒、辞职辞退、法律责任等。此外,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务员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也都有相应的惩治条款。因此,相关部门并不是仅仅靠公务员宣誓来防备公务员贪污。

  一言以蔽之,公务员宣誓这一制度不该被质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