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毛主席的好工人”到技能“青春偶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9:27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魏和平

  15日下午,已经73岁的尉凤英,走在沈阳东基集团乐群社区的文化广场上,引来一阵掌声。熟悉她的人都知道,作为“毛主席的好工人”,她曾经是新中国家喻户晓的老劳模,被毛泽东主席先后接见了13次。“咱那个时候的技术肯定不行,现在技工都得会数控、电脑,作为新时代的工人,内涵变了。”尉凤英感慨地说。

  53岁的杨建华,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铆工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从小并没有读多少书,正是凭着天生的一股钻劲儿,成为业内闻名的“铆工大王”。他认为,“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给了青年工人一个非常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刚刚35岁的孙思国,是沈阳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车工技师,也是去年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冠军得主。作为技能新“状元”,他似乎更像一个时下流行的“金领”,也由此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蓝领”的看法和概念,“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我想,对每一个技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看你的能力、你的成绩。”孙思国自信地说。

  尉凤英、杨建华和孙思国,这三位不同时期的技工代表,在8月15日——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开幕的前一天,聚在了一起,在“技能行天下”主题下,共同谈起了他们的那个时代、他们那时的科技创新。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丰满地展示出了不同年代的技工形象。

  老一代:成才靠的“眼勤、手快、好问”

  尉凤英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女儿,3岁时就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靠挖野菜、拣煤核、讨饭生活,一直熬到了解放。1953年,20岁的尉凤英考进了沈阳七二四厂(后称东北机械制造公司)当上了工人。怀着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满腔热忱,她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涯。

  凭着“眼勤、手快、好问”,尉凤英带着一股琢磨的劲头,进厂3个月后就能独立生产,进厂5个月,就完成了第一项技术革新——自动卡具,使产量一下提高了80%%。更让人惊叹的是,从进厂到1965年,尉凤英个人就先后进行了177项技术革新,其中58项属于重大技术革新。那时候没有专利技术申请,她把每项技术革新所获得的奖励都用于了新技术研发。

  尉凤英说,在她那个年代,可以凭着一股干劲儿就能成为优秀的技工,现在却不同了,科技的发展让知识变得非常重要。当然,那个时候工人吃苦耐劳的无私精神,依然值得新时代技工学习和发扬。

  中间代:准备好了,机会才会光顾

  杨建华16岁就工作了,从那时到现在,他一直就是一名铆工。从一名学徒到“铆工大王”,外人很难了解他所经受的困难。由于没怎么读过书,他始终坚持记技术笔记。对铆工技术理论、新产品加工、图纸等问题,他都进行详细记录,总共记了近20本。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大型鼓风机、透平压缩机的我国大型骨干企业,产品技术复杂,加工生产难度很高。杨建华正是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解决了大型焊接机壳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成为中国焊接机壳拼装第一人。近3年时间里,仅技术革新方面,杨建华就搞出了114项。

  外人看来的惊奇,在杨建华看来却很平常,“只有你准备好了,机会才会光顾你。”杨建华说,作为一名铆工,他感觉很有乐趣,每当自己啃着大饼钻研新产品的时候,总是乐在其中,而当难题被攻克的时候,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新一代:放眼世界的学习是关键

  与工人出身的尉凤英、杨建华不同,孙思国是一名电气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原沈阳第三机床厂从事电工工作。1996年企业破产期间,他远赴新加坡工作,那时候,他的月薪大概是1.4万元左右。2002年7月,孙思国回到了家乡,在沈阳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因车间装配生产及对外服务的需要,孙思国由原来的电工改做数控调整车工。

  几年来,孙思国在电气、电工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专业的学习,包括收集、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资料等,先后掌握了数控车工、模具加工、机械调整、计算机应用、数控系统编程等技能,很快成为了该领域的行家里手。为了能和外商交流,他还自学了英语,达到了能和外商熟练交谈以及翻译英文资料的程度。

  尉凤英、杨建华在回忆自己科技创新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杨建华深有感触地说,现在青年技工只要有理想、有抱负就能成功,“在过去,即使是成为一名助理技师,也需要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而现在的青年技工,只要有能力,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够晋升到技师”。

  在这个“技能进社区”的活动现场,一名青年技工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各自时代的偶像,年轻一辈的孙思国更像一个新时代的技能“超男”,他有知识、有多种技能和特长,会电脑、会外语,他的身上体现着新时代技工的时尚性。不过从这三代技工身上能够看出来的是,干劲儿和钻劲儿是任何时代的技术工人身上都不可缺少的。

  本报沈阳8月16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