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强奸:一个有脚本的表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9:31 南方日报

  女性观察

  王宏维

  强奸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这毋庸置疑。

  然而,有关婚内强奸、约会强奸及遭遇强奸时是否应作拼死反抗等等,却一直是当代中国沉重而充满争议的社会性话题。不排除在探讨过程中,包括女性在内的许多善良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及防范与应对的智慧,也批判了诸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腐朽的封建观念。但是另一方面,强奸的“妖魔化”却有持续加深的趋势,强奸似乎变成一种无法抵抗、难以描摹、不可控制的极度恐怖事件。

  女性主义对强奸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因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始,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持续扩张,因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矛盾引发的武装冲突此起彼伏,大批女性饱受战乱之苦,并成为性暴力主要的侵犯对象。如在震惊世界的1991年塞尔维亚军队对波黑和克罗地亚的民族清洗中,就有大批妇女遭强暴后或被杀害、或怀孕生下“塞尔维亚婴儿”。对此,著名女性主义者德沃金评论说:强奸只与性有关吗?不,与强奸联系更紧的是权力而不是性。

  在有关强奸研究中,莎伦·马库斯的思路颇为引人注目。她认为,强奸可定义为“一个有脚本的表演”,同时强奸也是撰写性别不平等的一种特殊手段。而恐怖的发生与分布,是与社会中权利不平等状况相对应的。所以,强奸恐怖的形成与蔓延,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父权制统治的反映,也是现实社会中性别不平等秩序的体现。

  马库斯认为,强奸恐怖突出的是从生物学和人体解剖学的角度,预示了强迫性的性行为是可能发生的,即强奸犯只要在体力上足够征服其目标,强奸这一犯罪动机就将成为犯罪事实。毋庸置疑,大部分男性拥有比女性更强的体力,在父权制文化及其男性气质被鼓励、被颂扬的背景下,男性实际上被告知、或发现他们是能够强奸的,女性不仅体力比自己柔弱,社会等级也比自己低贱,是可凌辱的对象。就此,也就形成了与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社会性别秩序相对应的“强奸脚本”。“脚本”是一种结构和理解的框架,也是一种具有心理暗示作用的隐喻,人们可能不由自主地以它作为解释事件和选择、指导行为的方法。“强奸脚本”的形成与存在,往往会与其他一些社会、文化因素结合,产生负面的效果。马库斯指出,单纯拥有强悍的体力其实并无任何根据预示某人将成为强奸犯,就像不能预言单纯拥有纤弱体质就必定要遭受欺辱那样。然而“强奸脚本”的存在及传播,却可能产生诱使作用,人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依照“强奸脚本”去行动,就如演员根据“电视剧脚本”去表演那样。

  马库斯的研究还发现,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强奸恐怖的蔓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促使女人更加女性化。而女性化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倍受束缚、逆来顺受的人,这同时也就造就了一个遭受性侵犯、性强暴的完美牺牲品。无疑,这样的结果反过来又再度推进强奸恐怖的蔓延,并且促使“强奸脚本”产生更恶劣的负面社会效应。

  在“强奸脚本”的影响或暗示下,女性被定位为软弱无力、无从抵御的施暴客体,她们的身体被描绘为是易受伤害的,并被警告若试图反抗,就有可能激怒施暴者而使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强奸脚本”对男性的诱使作用,也使女性身处紧急状态时更手足无措。面对强奸恐怖的蔓延,善良的人们、包括一些国家的警察局、社会救援机构纷纷出谋划策,向遭受或可能遭受性暴力侵犯的对象提供援助,如分发强奸防范手册等等。但是,这些似乎并未能降低强奸恐怖,反而使之上升、甚至到达了与死亡相联系的地步。不少援助劝告女性,保全生命是更加重要的,为了避免死亡,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它——让施暴者施暴、让伤害者伤害。对此,女性主义研究指出,强奸情景之中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君子协议,情况复杂且后果不可预料,即使顺从,施暴者仍可能置人于死地。

  到底怎样对付强奸恐怖?

  具体策略与技巧恐怕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且永无定论。但莎伦·马库斯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彻底摧毁“强奸脚本”,清除它对人们思想与躯体的控制,更要防止它走向制度化。这个脚本分派给女性的是软弱受辱的牺牲品角色,另一方则是强悍的暴力角色。所以,摧毁就是完全拆除或颠覆这种弱—强二分的角色关系。在具体场景中,这种拆除涉及到体力、话语与行为的综合、灵活运用;而更长远的拆除,则涉及到对父权制文化的深入批判及平等社会性别秩序的建立。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教授、博导、博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