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应对地震灾害为突破口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棚区为市民提供生存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9:34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许蕾)近年来,广州市针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加强城市灾害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打造安全和谐的广州。以应对地震灾害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研究,广州市提出“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反应机制、决策处理机制、信息网络机制和补偿机制”等总体框架及相关措施的建议。

  应急避险场所实现“零突破”

  在唐山“7·28”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当天,海珠区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试点顺利通过项目验收,标志着广州市的应急避险场所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外,另一个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将在荔湾区广雅社区展开。

  据了解,应急避险场所多考虑建在公园、广场、社区活动空地等地方。例如晓港公园,它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区域,周边居民较多,十分适合建造应急避险场所。根据晓港公园现有的条件和特点,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将在1年内实现应急避险指挥中心、应急避险疏散区等8项应急避险的基本功能和高级功能,并编制《地震应急避险场所疏散预案》和组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虽然主要是针对地震而设,但对于其他突发性灾害,例如特大火灾、建筑物坍塌或重大传染病等,这些应急避险场所都能为危险中的市民提供生存保障。按照规划,晓港公园第一期建设的应急棚区能安置2.92万人避险。

  填补公众防震演练空白

  以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为契机,近期广州市有关部门在白云区东华村地震安全农居示范村、海珠区晓港公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分别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填补了广州市公众防震演练的空白。

  7月26日,广州市第一个地震安全农居示范村——白云区新华村,通过了由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的项目验收。白云区东华村是配合新白云机场建设的拆迁安置村,示范点位于东华村安置北区,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所有民居、公寓楼均由华南理工大学统一设计,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新华村还按照要求编制了村地震应急预案和疏散方案、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划定了应急避险场所并设置了各种标志牌、开辟了防震减灾宣传长廊等。

  与此同时,广州市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抓紧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和保障方案。目前已形成送审的预案包括《广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州市地震应急预案》等。此外,《广州市处置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已经广州市政府批准颁布施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