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五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10:38 人民网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

设,是我们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我们党才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我们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一,加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建设,在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思想立党、思想兴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把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建设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位置来部署、来实践,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一条基本经验。加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建设,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提高全党的战略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论素养。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第二,加强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我们党作为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先进性最根本地表现为善于科学地治国理政,表现为执政能力强、执政效率高,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建设,要求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敏锐地洞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科学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治国安邦、强国富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执政使命。要坚持和改善党的执政方略,实现党的大政方针的与时俱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之中,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奋斗纲领的先进性建设,在坚持崇高理想和科学信仰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奋斗纲领是党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反映和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尺度。我们党的纲领,既包括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最高纲领,也包括确定每个历史阶段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和实施指明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最终实现准备条件。加强奋斗纲领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纲领和路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第四,加强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在组织基础和领导骨干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需要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来体现。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贯彻“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群众公认的原则、以正确的政绩观衡量、选拔和使用干部。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党以才立、国以才治、业以才兴的正确的思想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贯彻落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五,加强党风廉政的先进性建设,在作风和形象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党风廉政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优良作风。认真贯彻“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决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好大喜功、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要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形成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相承接、与改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好作风,并努力使这些好作风在全党得到大力弘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党员形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党章意识和纪律观念,把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法规办事落实到纪律建设的各个方面。

  第六,加强党内制度体系的先进性建设,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科学、是否先进,关系到能否科学执政和高效执政。要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保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廉洁执政。要进一步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要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内制度体系建设,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证。

  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使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一,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武装全党,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和科学内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二,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推进和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努力提高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能力;努力提高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后劲的组织动员能力;努力提高正确掌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驾驭全局能力;努力提高主动迎接挑战并善于抓住机遇,增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优势的开拓创新能力。提高能力,重在建设。要开展大规模的正规化培训,把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党性锻炼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他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实践锻炼,把一些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去、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和重要岗位上去,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他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第三,要着力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察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党政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健全对干部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情况,又要看社会发展的情况;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数量,又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既要看数据数字,又要看群众评价;既要看干部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其对长远发展作出的贡献、打下的基础。要坚持以职责管理为中心,坚持素质能力评价的取向,把工作价值、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三方面的评价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综合评价体系建设。要结合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评价考核办法运用到干部选拔过程中,加大对干部素质能力、工作价值的评价力度,把政德、政才、政绩等方面的考察与评价统一起来,贯穿到民主程序中,实现科学方法与民主制度的有机结合。

  第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素质和能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层党的工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增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延伸基层党的工作的触角和领域。要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改革和完善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加大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要改革创新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通过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教育和引导,努力增强他们科学发展的实际本领,真正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健康发展的动力,外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授权人民网发布,请勿转载)

  【1】【2】【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