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德经汕头到瑞金的“惊险旅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16:3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原名奥托·劳恩,于1932年受共产国际委派到中国,先后在上海、中央苏区和华北等地,并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39年离开中国到苏联。在红军长征之前,李德曾通过汕头进入苏区。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提到:“李德躲在一条内河小船的草席下,经过六天六夜的惊险旅行,才从广州偷渡到红军前线,到了江西苏区首都瑞金。”

  记者近日在一份党史资料中了解到,李德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有关于这“一次冒险的旅行”的回忆,经过汕头时还曾住在市区外马路207号的“适宜楼”。

  在韩江河畔被国民党哨兵截住1933年9月底,在广州的李德去中央苏区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半夜里带着几百美元,以应付意外情况,和一只小手提箱,乘车来到码头,在那里上了一艘英国海轮。上这艘船的目的是不会有人提什么好奇的问题。为谨慎起见,李德还弄来了一张国内护照。

  海轮把李德送到汕头,在“这个华南港口的唯一的一家欧洲旅馆中”(即外马路207号现今的东征军史迹陈列馆,原为英国人开的旅馆,原名为“适宜楼”),李德根据约定见到了中国的联络员,他是保卫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姓王(即董健吾,早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上海解放后,任市人委参事室参事,文革中受迫害,1970年12月病逝),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第二天早晨,王拿着李德的小箱子。这样,如果两人在路上被截住,李就可以说我是一个旅游者。接着两个人一起乘车向内地行驶,到了附近的“禁区”潮安县城。李德两个人一起步行离开城区,向韩江河畔走去,还没到达河畔,突然被国民党哨兵截住。一名军官检查起李德的护照,王对军官说,李德是考古学家,想参观附近的一座古代寺庙。军官检查了很久,最后还是让他们走了。

  在小船舱里平躺两天两夜躲过几次盘查

  一场惊险后没有再遇到其他意外情况。王终于把李护送到了韩江,另一个联络员已经在那里等着李德他们。第二名联络员不懂外文,这使李德感到很失望。(后来李德多次见到他,1936年长征途中,这位同志在一次“蛮子”的突然袭击中牺牲。)王匆匆与李德告别。李德的“新同伴”把他引到一只船上,船系在岸边,有倒垂的灌木覆盖。李德爬进狭窄的船舱,在这里李德平躺了几乎二天二夜,不敢出声。将近傍晚,船终于开动了。晚上,这只小船同其他许多小船一起由一只轮船拖着,向上游驶去。沿途停了多次,李德清楚地听到上面是人的脚步声音。有几次,船队遭到盘查,盘查中混杂着粗鲁的问话和命令。途中,船底下面流水的声音清晰地灌进李德的耳鼓。

  到了第三天,李德才走上了小船的船板。船夫们拖着小船,在韩江的源流上缓缓前进。天黑以后,李德才在一个村庄偷偷地上了岸,潜入了一间偏僻的房子。在那里迎接李德一行的是几个带着毛瑟枪的人,这就是李德第一次见到的中国红军战士。

  由于仍然在国民党地区。第二天夜晚,李德又开始动身。他们在稻田中间狭窄的田埂上鱼贯而行,绕过极其昏暗的村庄的屋角和篱笆,走进了山区。突然,在他们前面传来了枪声,原来是侦察员同国民党的巡逻遭遇了,李德两人不得不折转回来。第二个夜晚,他们比较幸运,到天亮时已走了好大一截路程。白天他们睡在树林里,成群的蚊虫蜂拥而来。过了两夜到达了无人地区,一营地方部队在等着他们。李德在战士们的带领下继续翻山越岭,在白天行动。到处是淤塞的稻田,野草丛生的薯地,荒芜的蔗田,烧成废墟的房屋,四周几乎杳无人烟。

  越过两省交界进入红色首都

  又是上山,一直爬到山顶。李德越过了福建和江西两省的交界线,这时呈现在李德面前的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情景。他们下了山,走上一片宽阔的肥沃的平原。这里有收割过的田地、干净的房子和勤劳的人们。

  在整个旅途,李德自称“像是一个聋哑人”。李德学会了的几句支离破碎的中国话,但对他一点用处都没有。李德会讲的是“中国官话”,也就是北京方言,而同行的同志讲的都是广东、福建方言。旅途中李德有时骑马,有时步行,头上戴着一顶大草帽,脸上遮着一条毛巾,警卫员们簇拥在他的四周,把所有好奇的人赶走。就这样,李德终于到了红色首都瑞金。那时瑞金几乎已经被国民党飞机全炸毁了,他们在远离城市废墟的一间冷落的小屋子里停下来了,等了几个小时,来了一个比较消瘦的中年人,满面红光,身后跟着一队警卫人员。这位中年人就是邓发,他是中央委员,又是党和政府的保卫委员。邓发给李德的印象是:“他是一个性格诙谐、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人;他喜欢赛马和手枪射击活动,用宽大的大刀装备他领导下的保卫部队和警卫员,刀把上绑着红布。”

  邓发讲了几句不成句的俄语,向李表示欢迎,陪他走进一间单独的农舍。那里接待李德的是两个俄语说得非常好的同志,他们自我介绍说是李德的翻译。两个人都在苏联学习过,其中一个是伍修权。后来在李德参加的许多会议上,都是伍修权为他翻译。另外一个翻译是一个很壮实的北方人。站在李德我周围还有几个年轻的红军战士,带着毛瑟枪和大刀担任警卫。本报记者邵建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