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强进取 逆境攀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16:38 大洋网-广州日报

  

自强进取逆境攀登
曾凡忠认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成功。

  东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至今20余年。虽然有政策惠及的外在因素推动,但东莞人自己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则是取得现在这个成就的关键。

  从脑瘫儿小辉自出生就连眼珠都不会转动,到后来经过重复康复训练,最终打破专

家“今后不能上下楼梯”的预言,并成为幼儿园的旁听生,从小处看无非其一人之自强精神,推而广之,正代表着目前奋斗在东莞各行各业上的人们。从失学少年到成为中国十大儒商的曾凡忠,确如任何在东莞白手起家最终获得成功的“淘金者”。他们自强进取,坚如磐石的性格和精神,不独是非健康者和处于逆境者所需,即使处于顺境者,也是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针剂。

  名次解释:积极努力,要求有所作为。出于《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进取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是一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斗志。

  风云人物之一:小辉

  小辉:从一名行动被判“死刑”的脑瘫儿到幼儿园的一名旁听生。

  精神事件: 脑瘫儿小辉在刚出生后连眼珠都不会转,也谈不上坐与站,更听不懂故事与歌曲。但在家庭和社会的精心照料下,小辉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近乎枯燥的康复训练,从蹒跚迈步到开口说话,他用自己的坚韧与行动打破了专家“今后不能上下楼梯”的预言,并顺利成为幼儿园的一名旁听生,更有望在今后实现生活自理。6龄童用眼泪与倔强所书写的进取故事,无疑在东莞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精神故事:

  用毅力叫“醒”脑瘫儿

  两岁才能开口叫“爸爸、妈妈”

  小辉(化名)是一名早产儿。经医院检查,小辉患有脑瘫,“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走路”,这对于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我不愿相信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小辉的妈妈说,一想到孩子今后可能一辈子瘫在床上,家人开始四处奔走为孩子寻求治疗。

  为了让孩子能站起来并学会走路,小辉的家人每天两次带着他爬楼梯,一人在前面用玩具和吃的逗他,一人在后面贴身保护,从一楼到8楼每次1个小时上下,孩子累得满身是汗,大人也被折腾得够呛。“苦心人天不负”,直到两岁以后小辉终于能站了,并第一次开口喊出了“爸爸妈妈”。那年在外婆家过春节,小辉突然迈步一口气走了七八步,“这是孩子出生以来家人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小辉的家人回忆说。

  忍痛训练用行动证明自己最棒

  当时,曾有专家鉴定小辉的步行分级能力为2级,也就是说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他只能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但不能上下楼梯,也难以跨越障碍物,甚至遇到坑坑洼洼的路面也将十分艰难,“因其步态不稳,负重能力较差”。

  但家人却从未对孩子失去信心,去年2月小辉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了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始了他的健康恢复之旅。

  据第一个看护小辉的彭老师介绍,最初的锻炼内容主要包括上下肢功能和感觉统合运动,每天的训练时间在2到3个小时。由于小辉的下肢肌力不足,在上下楼梯的过程中每次都很吃力,常累得气喘吁吁。实在坚持不住想要放弃的时候,只要告诉他“你是最棒的”,小辉便会咬紧牙关继续完成训练任务,似乎要向别人证明他是最棒的。

  终于顺利成为幼儿园旁听生

  经过康复训练,小辉的步行平衡协调能力已经改善很多,可顺利完成从跪到站的姿势转换和自行上下楼梯,甚至能够一路小跑,仰卧起坐也能做30到50个。语言方面,小辉也可以和别人进行正常交流,并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孩子逐渐康复以后,小辉的家人又开始寻思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但先后被两家幼儿园以“孩子行动不便”婉拒。几经周折,一所幼儿园终于被小辉父母的诚心所感动,愿意接受小辉为该园的旁听生。如今,小辉已经顺利读完了中班,走过了人生学习知识的“第一站”。

  他山之石:

  抚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务实进取、虚心好学、勇于创新

  抚顺作为满族的故里,清王朝的发祥地,就是靠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才得以发展壮大。如今,抚顺面临着从“资源型城市”转向“资源深加工型城市”的巨大挑战,正在彰显着这种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

  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

  “博爱”是中山人群体的情感观,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 “创新”是中山人开拓进取、务实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包容”是中山人建立在自信基础上开放的文化心态;“和谐”是新时期的社会主调,也是中山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

  风云人物之二:曾凡忠

  曾凡忠:从失学少年到2005年度中国十大儒商。

  代表精神:进取

  精神事件:一个出生于瑶山深处的孩子,7岁丧父,12岁失学,曾凡忠面对艰难的生活困境自强不息,先后考取了师范、自学了本科又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他做过教师,当过秘书,还在多家企业里做内刊编辑。最终,曾凡忠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走向了创业之路。目前,曾凡忠已经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还成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会,并先后获得教育部“中华扫盲奖”、“首届中国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2005年度中国十大儒商”等荣誉,并依靠业余兴趣成为了一名报纸收藏家。

  精神故事:

  不断进取以求回报社会

  年少家贫一度失学

  1972年,曾凡忠出生于湖南永州市瑶山深处一个荒僻的小山村,一家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生活。在曾凡忠七岁那年,父亲因病撒手尘寰。此后,母亲带着小凡忠和四个弟妹艰难度日,并以艰辛的田间劳作供孩子们读书。但是在曾凡忠12岁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母亲实在无力支撑每学期十几元的学费。作为孩子中的老大,曾凡忠理所当然地离开了学校,每天帮着母亲种田、砍柴、割草等等。

  一年之后,小学的老师来到曾凡忠家里,说小凡忠的成绩很好,不读书可惜了。在答应他的学费可以分期来交之后,曾凡忠重新回到了课堂。

  随后曾凡忠考上师范,但因家贫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一头钻进图书馆里看书、看报纸,并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化作一篇篇优美的文字,往校外报刊投稿。很快,他的处女作在《中师报》上发表了,成为同年级第一个在同等报刊发表文章的人。接着他又有一首诗歌在1992年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中荣获一等奖,继而又获得了全国十佳诗歌新人奖。从此,他笔耕不辍,文章逐渐在国内的一些报刊发表。直至今日,业务繁忙的曾凡忠仍然挤时间写作,并出版了自己的文集《大脚走天下》。

  不甘平庸放弃“铁饭碗”

  1993年师范毕业后,曾凡忠被分到县城的小学教书,并同时准备参加自学考试,并于1995年拿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文凭。就在1995年,曾凡忠自愿到一所乡村小学教了一年书,山村里的孩子给了曾凡忠深刻的印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曾凡忠暗下决心,一定要赚很多钱,支持这些贫困孩子读书。

  一年后,曾凡忠回到了县城小学,并在一个月后因为文笔突出被调到教育局做秘书,但是,下乡、闲坐、打牌的日子让他觉得没有什么发展机会,半年后便辞职不干了。随后,曾凡忠到了宁波,在一家贵族子弟学校教书,并兼职编辑校报,初步涉足内刊编辑业务。一年后,曾凡忠又回到老家考研究生,开始了自己的深造生涯。

  2000年,曾凡忠来到东莞,这次南下,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凭借深厚的文字功底,很快就在一家电脑设备公司找到了一份厂报的编辑工作,司职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虽然工资比较少,但他干得非常卖力,几个月后,就把这个刚刚组建的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了老板的得力干将,但是在公司逐步走向正轨的时候,他却提出了辞职。而这次辞职,则源于一次夜间旅途的灵感迸发。

  借师学艺创业成功

  曾凡忠记得很清楚,那天是5月31日,在从老家到公司的路上,当时已经深夜2时多,曾凡忠百无聊赖,开始思索:自己这几年不停地变换着工作,可是并没有什么积累,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为什么不去自己创业呢?那天夜里,曾凡忠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创业。第二天一早回到单位,他就辞了职,并先后到广州、深圳做广告策划、广告设计,有意识地学习平面设计。

  辗转几个地方之后,他还是觉得东莞的前景不错,于是折回东莞,在一家毛织厂又做起了内刊主编,这时的曾凡忠开始主动和企业报刊人员交流,有意识地去培养潜在的客户。就在他辞职的时候,手上已经有了四五家客户。

  就这样,2001年1月份开始,曾凡忠正式创业了,创办了自己的广告设计公司,专门为企业办内刊、做宣传画等。那时,他没有钱雇用员工,就一个人跑业务、打字、设计、校对、跑印刷厂、送货,整套工艺流程全凭一个人,有时候业务忙睡眠不足,他就在送货的车上打个盹。3月份的时候,客户又增加了三四家,虽然有业务做了,但是当时的很多工厂业务资金是月结,这就使他原本就十分紧张的流动资金更加吃紧,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现在,曾凡忠的公司业务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东莞很多大公司都在他那里排版设计企业内刊,他还把业务做到了广州、深圳、惠州、佛山等地。

  生意好转之后,曾凡忠的经济状况也有了改善,这时,他觉得实现自己愿望的时候已经到了。于是从2003年开始,曾凡忠每年拿出1万元成立了曾凡忠教育基金会,开始了资助失学儿童的爱心助学活动。

  开书吧 办报纸博物馆

  曾凡忠还有种爱好——收集报纸。自从1994年开始集报那天起至今,曾凡忠已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古今中外10000多种、100000多份报纸。

  通过对报纸的收藏,曾凡忠逐渐成为了一名报纸收藏家。并在东莞图书馆一楼展厅举办了“东莞市首届大型精品报纸展览”。按照曾凡忠的设想,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他准备创办一家报纸博物馆,用来陈列和展示他的报纸收藏。目前,他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化传播公司已经注册,公司其中一项业务将是经营面向工业区打工者的书报吧,打工者们交上2元钱就可以在书吧内阅览所有的报刊。书吧开始将集中订阅100多种各地的报刊,逐渐地增加报刊的数量,定期免费举办讲座和沙龙,以提高这些身在异乡的打工者们的文化素质。

  精彩对话:

  记者:你是如何理解进取精神的?

  曾凡忠:人不能自我满足,要不断超越自我,富而思进,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回报社会。

  记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你为什么还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

  曾凡忠:一个人活着不能太自私,要有所追求,有所贡献,才不枉自己的一生。我认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也是乐趣,也是一种成功。

  记者:你是一个善于炒作的人吗?

  曾凡忠:媒体的报道对我的企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就像是免费广告一样,但我并不是刻意去追求这些。我是真心想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像丛飞一样。

  记者:你要做东莞的“丛飞”吗?

  曾凡忠:丛飞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也是我努力的目标。但我对社会的回报有可能还会超过他,毕竟我还是个健康人,还有自己的企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