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为时过早”是多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0:13 红网

  中南海被列入第六批文物保护名单,由此引发了有关中南海文物保护和能否开放的话题。北京的一些文物专家1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南海作为中国高层官员办公、生活所在地,涉及安全和保密,目前谈及中南海部分开放还为时过早。(2006年8月18日中国新闻网)

  能否部分开放中南海,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专家的答复是,为时过早。炎炎夏日里,专家的这瓢冷水,简直是“透心凉”。言外之意,奉劝普通民众,趁早死了去中南海观光

旅游的心。好在专家没有把话说死,彻底否认中南海有部分开放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中南海不存在能否开放的问题,肯定能对外开放,只不过现在时机“不成熟”罢了。

  好奇的人不禁想多嘴:这个“为时过早”是多早?

  中南海作为辽代的建筑,经过数百年的建设,迄今已经是顶尖级的建筑文物了。报道中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南海部分景观曾对外开放一段时间。可见,中南海已经具有了“对外开放”的先例。至于说这个开放为何半途而废,是到中南海参观景观的游客素质太差,破坏了文物,还是游客们大声喧哗,影响了中央机关的正常办公,抑或是游客中的间谍防不胜防,刺探走了中国机密,最终促使中南海关上大门,不再接待游客?

  部分开放中南海,从技术上说,不该存在什么困难。前些天,在凯迪“猫眼看人”论坛上,看到一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照片,是中国一个人拍摄的。看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以为非常神秘、戒备该非常森严的中央情报局,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现在终于明白,那里的许多地方,允许普通公民进去参观、拍照。至于保密区域,纵使你想拍照,手机等照像设备早已被屏蔽,不可能被游客窃取资料。我在想,以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部分开放中南海之后,中南海首脑机关所在地的保密工作,不该有太大的问题吧?既然如此,拒绝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南海景观,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

  中南海内的非首脑机关场所,不开放,既是对文物价值的一种抹煞,更是对民众的一种不尊重,或者说不信任。一个民主的政府,如果连自己的民众都不信任,生怕和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会给自己的“安全”、“保密”造成威胁,这样的政府,显然是心虚的表现。人们渴望到中南海参观,并非有什么歹意(当然,中南海真的开放,必要的安全保卫、保密工作,还是需要大力去搞的)。况且,民众进入中南海,是其一种天然的权利,为何要人为设阻?

  部分开放中南海,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之一,不仅可以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参观者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相反,把民众拒之门外,在公众眼里,中南海除了神秘感之外,怕是一无所有了。美国政府利用白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咱们的中南海,哪点比它差?

  部分开放中南海,不是为时过早,而是为时过晚。与其找借口,不如亡羊补牢,让中南海成为中国人民共享的中南海吧。

稿源:红网 作者:刘海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