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贫民窟困扰世界各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2:19 环球时报

  

贫民窟困扰世界各国
图为记者走访的印度贫民窟。

  任 彦摄印度大洪水、巴西黑帮袭警、英国担心遭恐怖袭击、美国害怕少数族裔成为社会主流,这些都是近期国际新闻中的热点。它们看似毫不相干,背后却隐藏着某种共同点,即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的贫民窟和贫民区问题。

  印度流浪狗不去贫民窟

  谈到贫民窟,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超过印度。据联合国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印度的贫民窟人口达到了1.7亿,其中孟买最多,为1100万,占到该城市总人口的2/3。

  近日,《环球时报》记者探访了新德里的一个贫民窟。它在新德里东郊城乡结合部,占地约1平方公里。这个贫民窟比附近的公路低50米左右,站在公路上望下去,看到的是连成一片的黑色和蓝色塑料布,以及塑料布周围大片大片五颜六色的垃圾堆。记者踩着泥泞的小路进入贫民窟后,感到那里散发的酸臭味让人喘不过气来。看到记者,一群孩子围了上来,纷纷要求记者给他们拍照。这些孩子好多都是赤身裸体,身体被汗水划出一道道印。他们用手比划着想让记者到他们的家里看看。其实,他们的家无非是几根木棍支着一块破烂的塑料布。记者看了几家,大都是一贫如洗。潮湿的地面上放着一块脏兮兮的破布,屋角杂乱地堆放着一些没有洗干净的盘子和一个黑乎乎的锅。据同行的一位印度朋友介绍,那块破布就是一家几口人的床。孩子大了,家里实在睡不下,就睡在附近的公路边上。每年都有很多人在睡梦中被过往车辆轧死。陪记者的那位印度朋友以前从没来过这里,这次是为了给记者当翻译才勉强到此一游,他走出贫民窟的时候对记者说,以后即使给钱也不来贫民窟了。难怪有西方媒体报道说,印度贫民窟是连狗也不愿意待的地方。流浪狗宁可在街头溜达,也不愿到贫民窟里转悠。今年雨季,在孟买的贫民窟,有很多人在睡梦中被洪水冲到阴沟里丧生。另外,贫民窟还是滋生各种社会问题的场所,如强奸、吸毒、偷盗等。

  星罗棋布的贫民窟对印度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了威胁。于是,有一段时间,印度政府强行拆除贫民窟,虽然耗资巨大,但收效甚微。孟买市政局一位负责拆除贫民窟的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你把这里的拆了,那里又建起更多的。印度的贫民窟是拆不完的。”德里大学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告诉本报记者,要消灭贫民窟,必须首先回到贫民窟的产生原因这个问题上。印度的贫民窟是历史的产物,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农村的破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而逐渐形成的。现在为了消灭贫民窟,必须在上述几个方面寻找答案,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农村经济、平衡城乡差别。“贫民窟不是在一夜之间形成的,使其消亡也不能靠一日之功,需要马拉松式的努力。”

  巴西贫民窟成黑社会庇护所

  与印度贫民窟的“超大规模”相比,巴西贫民窟的特点是“藏龙卧虎”。今年以来,巴西黑社会组织“首都第一司令部”在圣保罗州连续发动了三次袭击警察、平民和州政府办公地的“武装行动”,规模之大、气焰之嚣张令人震惊。而警方却根本找不到他们的行踪,因为他们全都以贫民窟为“基地”。

  据巴西人口研究部门统计,约有650万巴西人生活在近4000个贫民窟中。根据巴西法律,占有土地如果5年内没有人出面提出法律异议,就被认为合法。因此,巴西目前的多数贫民窟都是合法的。

  8月12日,在里约热内卢(简称“里约”)的华人朋友雷先生的引领下,《环球时报》记者登上了俄罗佛迪贫民窟。这里以前是一座海边荒山,因为有轮渡,在市中心打工的穷人选择在此安家。那时山上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穷人们每天要下山背水吃;由于没有下水道,生活用水随地倒,每当下雨时,道路泥泞难行。这次,记者见到的已是另一番景象,原来的木屋被钢筋混凝土和砖结构的房屋所取代。通往山上的路变成了水泥路。这些建筑材料全是政府提供的,政府还给贫民窟通了水和电。虽然路边挂着几个电表,但居民每月也就象征性地交10雷亚尔(约合5美元),如果不交,政府也允许欠着,不会断他们家的电。

  虽然贫民窟之行让记者有了新的感受,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贫民窟的水电供应、医疗、商业、教育、治安等公共服务和设施远远不及普通居民区。贫穷、落后、愚昧使贫民窟成为犯罪的滋生地和庇护所。为此,巴西政府一方面投巨资,改造贫民窟。另一方面,对贫民窟的黑社会组织进行围剿。但由于有的黑社会匪帮装备比警察还好,又藏身于穷人之中,警方根本没办法。实际上,贫民窟已成为巴西“社会病毒”滋长的最大温床。

  英美有自己的“贫民区恐惧”

  与印度和巴西不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基本看不到贫民窟了。相对贫穷的人们可以得到社会保障,生活在政府规划管理的社区中,部分社区的条件甚至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中等居住水平。然而,与这些贫民区并存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却在欧美爆发得异常激烈。

  穿过著名的伦敦金融城东部边界,巍峨气派的多层建筑慢慢转变成一排排排列紧密、颜色黯淡的低矮平房。这里就是伦敦东区的贫民区。本报记者曾采访过一家居住在这里的香港移民家庭,全家三代六口人,挤在50平方米的“统建房”中,类似家庭在同一座建筑物内还有几十户。在历史上,伦敦东部有泰晤士河的重要码头,它给从农村拥入城市的人带来很多工作机会。另外,东部是下风区,每天受着来自市中心污浊空气的污染,房租相对便宜。来自外国的移民,都愿意住在这里。从19世纪末期开始,伦敦东区经历了数次重建。现在,那里的软硬件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却背上了另一个负担——“恐怖主义”。伦敦东区是英国少数族裔的聚居区,居住着很多穆斯林。他们似乎始终未能真正地融入英国社会。他们保持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严格的行为准则。穆斯林社区之间联系紧密,甚至内部通婚,抵制外来文化的进入。英国警方破获炸机阴谋后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穆斯林对自己的定位首先是穆斯林,而非英国人。正如一位英国穆斯林政客所说:“在英国的穆斯林社区中弥漫着这样一种观念,人们坚信反恐之战真正要‘反’的是穆斯林和整个伊斯兰世界。”当生活在贫民区的人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立感。它迫使很多人寻找释放压力和发泄怒火的渠道。

  近年来,美国面临的贫民区问题也十分严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族歧视在许多城市引发了大规模的冲突。美国城市的进一步分裂也从那时开始加剧,数百万白人居民开始搬离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虽然这当中有很多原因,但贫富差别和种族矛盾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几乎所有美国大城市都开始患上了这样的通病——因白人和有钱人的搬出而造成贫穷人口多居住在城中,形成了难以改变的贫民区。美国休斯敦市的莱斯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蒂文·克莱恩曾这样分析过这种现象,“六七十年代城市的一个忧患是所谓的‘炸面圈’效应。城市中心出现了空洞化,那里的中产阶级都离开了城市、搬到周围的小镇和郊区去住。结果,城市得不到他们的税收。留在城里的是那些贫穷和没有工作的人。因为连工作机会也都转移到郊区去了。城市和郊区出现巨大差距。”大部分拉美裔美国人都生活在特定聚居区和大城市的贫民社区中。很多面临生存压力的移民选择靠生孩子来维持生计。因为美国的福利制度鼓励生育,母亲生孩子可以得到数目可观的“奶粉费”,如果按照低标准养孩子,这笔钱绰绰有余。而且拉美和非洲等少数族裔也有重视血缘、崇尚生育的传统,这导致美国的少数民族人口迅速膨胀。在靠近美墨边境的一些南部村镇,居民几乎全是拉美移民,小镇的通用语约定俗成地从英语变成了西班牙语,步入这样的小镇,仿佛置身于南美小城。因此有人说,边远地区和城市贫民区对美国来讲不仅意味着贫富差距,更是一个可怕的“选票孵化器”。

  贫民窟问题越来越受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的“贫民区”和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是不一样的概念。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广、能力强,只要是合法移民,基本生活、医疗和教育都能得到保障。但移居到发达国家的移民和当地人在发展方面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此他们的生活区成为贫民区。潘家华认为,巴黎大骚乱、伦敦地铁爆炸等一系列暴力事件逐渐让发达国家看清了贫民区这一社会不安定因素。贫民区表面上看是经济的贫困,但生活在其中的人面对的绝不只是贫富差距带来的压力,融入主流时受到的歧视、宗教和文化的冲突,逐渐造成了心态的失衡,这种潜意识中的对抗在相对封闭的贫民区不断累积,最终可能导致“爆炸”。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江时学指出,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现象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造成的,与城市化速度过快有很大关系。贫民窟产生的原因有二:第一,推力——农村人口无法在农村生活,由于土地少或土地被少数人集中占有,大量农民只能从老家拥向城市;第二,拉力——城市工业化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相对比农村好,两股力量的汇合使过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成为无法被吸纳的剩余劳动力。拉美国家有一个词叫“蹲地者”,即形容两手空空的贫民游荡在城市中,随便往无人的地方一蹲,围上几块铁皮,这个地方就属于他,就是“蹲地者”的家了。江时学认为,解决发展中国家贫民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协调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要使城市化发展速度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特别要把握好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

本报驻巴西、印度、美国、英国特派特约记者 张川杜 任彦 李文云 寇维维本报记者 张楠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