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做贴牌加工不是丢人的事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3:53 深圳特区报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解析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应正视的“烦恼”

  做贴牌加工不是丢人的事情

  本报记者刘伟实习生莫了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对的,但不能就此否定一般制造业、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中国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的观点总是站在一个高层面看问题,因为宏观经济、制度经济研究是他的强项。在昨天举行的中外500强CEO大讲坛上,他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谈了谈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发展问题的看法。

  正视第一代企业成长

  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上,中国第一代企业、第一代企业家的成长是一个热门话题,樊纲也谈到这一点。但他表示,中国经济起飞只有20多年时间,中国经济迄今为止人均GDP只有1500-1700美元,企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现实。

  “制度、法制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等,都跟发展阶段脱离不开,第一代企业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叫第一代企业么?”樊纲表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不是中国企业自己的竞争,而是各国企业在中国的竞争。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需要正视现实,找准竞争力关节点。

  做贴牌加工并不丢人

  有人批评中国企业贴牌,做加工,利润低,应放弃。樊纲显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做贴牌、做加工,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任何一个新兴企业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当自己的企业家、技术人才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日本企业在六七十年代都给别人做贴牌,日本并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战败的发达国家。”樊纲说,中国企业落后的差距很大,一开始做贴牌,从别人那里学技术、学管理、学市场,这是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积累技术、积累资本、积累管理知识、积累市场经验的必经之路,但靠着贴牌小富即安不去做市场就不对。

  “做贴牌加工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樊纲的观点很鲜明。他说,品牌不是一两天就建起来的,维持一个品牌所需的广告、销售渠道的成本也不低。“一双鞋在美国第五大道卖170美元,中国制造环节只赚了17美元。但不借助这个销售市场,在自己的市场上卖,可能还卖不到17美元。中国企业需要逐步培养品牌。”

  发展制造业有利就业

  面对全球化竞争,究竟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成为上至国家下至地方政府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不过,站在宏观角度看问题的樊纲,则坚持自己的观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对的,但不能就此否定一般制造业、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樊纲指出,竞争力不是技术本身,竞争力是你能够盈利的能力,能够比竞争对手成本低一点、效益好一点的能力。国家发展战略的问题,道理也是一样。不能简单把问题搬来搬去,很多国家衰落就衰落在照搬发达国家的各种制度、战略。

  他说,尽管中国过去20多年的发展转移了2至2.5亿农民,但现在还有3亿农民正等待转出来,中国需要大力创造就业,但高新科技所创造的就业无法满足整个中国就业的需求,任何一个就业岗位对中国来讲都是极其稀缺、宝贵的财富。低端制造业产业没赚多少钱,本来就不是你赚的。它在你这儿做,你至少赚了三笔钱:地租、工资、税收,至少带动了一大批服务业。

  “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这样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讲,不是提高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的提法是‘扩张产业结构’或‘扩充产业结构’。不会的技术逐步学,不会的产业逐步做,高端的东西逐步学会,低端的东西又不丢掉。”

  贸易摩擦不必当回事

  对深圳这样的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城市而言,企业经常会碰到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应该怎么样看这个问题呢?樊纲的答案是:不要当回事,不必情绪化,应该把它们当作家常便饭来看待。

  樊纲认为,中国企业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这种全球商业的正常状态。日本和美国是盟友,过去几十年跟美国的贸易摩擦是日本的家常便饭,那些产业跟中国的一模一样,从皮鞋、袜子到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更多了解市场制度、政治环境、法律规定等,政府和行业协会也要多站出来传递信息,参与谈判,形成联合体做游说工作,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论坛花絮

  慢点

  翻译要求降语速

  “郎教授,请慢点,我都翻译不过来了。”正当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讲述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时,演讲突然被同声传译的翻译打断。

  郎咸平在分析民企、国企与世界500强的差距时针砭时弊,话题显得有些沉重。当谈到国内企业用产业整合能否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时,他变得越来越激动,语速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场内不少做记录的听众,均因郎咸平语速太快而停止了速记。同声传译的翻译也跟不上趟,不得不用耳机提醒教授讲慢一点。

  郎咸平一脸愧色:“不好意思,我演讲有个毛病,一讲到兴头就控制不住了。你看,连翻译都忙不过来了。”全场爆发出一片笑声和掌声。

  多点

  一盒名片不够发

  昨天的论坛,听众成为追“卡”一族,被追的“腕儿”自然是演讲嘉宾了。

  慧聪网CEO郭凡生演讲后,也不例外地被一群听众包围。这些听众很多是企业老板,向郭凡生询问创业之道,并拿出名片交换。郭凡生显然有备而来,拿出一盒名片笑着说“一个一个来”。谁知发完一盒后,追“卡”族还是不断涌来。有的后来者干脆成为“抢卡”一族。“小姐,那张名片不是我的。”郭凡生用略带歉意的口吻招呼着一位女士。原来,该女士用自己的名片“强行”换了一张郭凡生手中的名片。殊不知,竟然“抢”错了。

  沸点

  台上台下对对碰

  “我不同意郎教授的观点。”慧聪网CEO郭凡生上台演讲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否定郎咸平的观点,使演讲变成了针锋相对的“PK”。正是这种激烈的交锋,为郭凡生引来了18次掌声。

  郎咸平主张企业应该走保守、低风险的路线,论调悲观但意见中肯。郭凡生的演讲则正好相反。他一上来便把郎咸平的观点全盘否定,认为不应对中国企业的创造力过分自卑,中国可以在欣欣向荣的新经济中引领世界潮流。郭凡生每讲完一个观点,都要重复一句话:“我要说,郎教授,你错了。”每次重复,都引来一阵掌声。当他演讲结束时,一位提问并发言的听众学着郭凡生的语气:“我要说,郭老师,你错了!”让郭凡生也尴尬了一回。(本报记者蓝岸实习生易小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