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民间开讲--个体兴趣的面对面沟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6:36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正在频繁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民间讲座”,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民间性,并且业已成为民间声音的聚集地和多元文化的讲习所

  “巴黎和纽约,那里仍然是全世界作家出版的圣地”。《世界文学》主编,翻译家

余中先沉浸在遐想的快感之中,他正在北京“单向街书店”做题为“世界文学格局与法国文学的地位”讲座。

  此书店位于圆明园东北角,股东是几个在媒体任职的年轻人,讲座免费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公务员、大学生,以及看上去雅痞模样的公司白领。人们听讲时通常都是梦游般的松弛表情,夹杂着偶有捕获时的心领神会。

  民间讲座四面开花

  黄颖,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如今任职一家网站。这一天,她提早挑选了一张离余中先最近的桌子,还不忘带了一瓶强生婴儿驱蚊液,“院子里蚊子太多”,黄颖不太好意思地笑。这个文气的女孩尝试过从中国美术馆骑自行车来这里听讲座,穿越了大半个北京城。

  黄颖喜欢讲座的现场感,“那就像是看画册和看美术展览,听CD和听音乐会的区别,很有刺激性”。她至今怀念在北外读书时由该校教授吴青组织的讲座,那种修养与活力恰好是她成长经历的一笔财富。

  在媒体任职的李为更加执着,除了下雨,几乎每场讲座必到。他喜欢在这里不近功利地思考和谈话,因为能够“把生活这个无赖的孙子剔除出被它整日占据的头脑和内心,让物质和焦虑填满的内心,暂时逃离地狱!”听讲座时,他经常感慨“原来问题也可以这样考虑!”而这里的思想激荡并不是单向的,李为说,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听,可以反问,也可以打盹。

  单向街院落俨然成为北京的一个时髦而开放的公众思想集结地。

  而在中国大城市,类似这样的民间讲座野生野长,大都是公益性质,演讲嘉宾甚至需要自己负责交通费,举办者租借一个场子,几杯清茶便可以开讲。

  其中,民营书店和民间读书会是主力,杭州枫林晚书店、南京先锋书店,其人文讲座几乎将本市乃至过境的大学者一网打尽,深圳物质生活书吧讲座更是聚集了张五常、李欧梵、龙应台、白先勇等大家。

  在城市中心文化之外,纯草根的民间知识分子也在自行开讲,北京、天津等以附近住户为主的“家庭型讲座”已经持续经年,其内容从西方哲学到易经研读,包罗万象。“民间讲座成了新的知识策源地,这是知识传播细分的结果。”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胡旭东介绍。他即将于8月13日在单向街书店开讲“日常生活中的平静与神奇——从《浮生胡言》说起”。

  北京顺理成章地生长为民间讲座的集大成地,学术交流之余,不乏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北京三味书屋的“公民半月谈”讲座,有“的哥”维权专题,也有“中国工人阶级状况与社会政治发展”内容;北京“乌有之乡”书吧,“中国两级分化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出路”成为最新话题。

  个体兴趣的面对面沟通

  “中国非商业性思想文化的交流,绝大多数是聚集在学术机构及一些圈子内部。大学毕业以后,如果没有置身上述机制中,就基本中断了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可能性。但这种需要并没有消失。”在媒体工作的李为认为,民间讲座满足了一些人自我思考的认同感。正是一些言论和思想在公共场合无法顺畅沟通,参加这类讲座能够宣泄和传播,满足了一些人在思想碰撞中“砸你家玻璃”的心理。

  而多样性的民间需求决定了民间讲座的庞杂。“现在的讲座更沉静,以前大家被整个社会的气氛带着走,都是小规模的知识聚会,这一段(萨特热),下一段(先锋小说热),现在则出现了细分,公众空间里,人们的需求面特别具体。很少再有一个大家齐刷刷奔着一个热点去的现象。”胡旭东认为如今的听众,心智都比较成熟,更加关注自己。

  《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读大学时恰好是80年代,他认为那个时候是“文化大补课”,见什么吸收什么;如今的文化传播发达,人们像已吸水的海绵,在余留的空间里,只吸收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他对民间讲座的效果尚存疑虑,因为不晓得听众的专业水准和价值取向,但他仍欣然接受民间开讲的邀请,因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传道,人的生活价值就在里面,你所关心的领域,你希望有更多的人跟着关心。”

  更多的民间讲座嘉宾并非是常在大众媒体露面的人,甚至是普通人。“这正是民间讲座的特点”,“天下讲坛”组织者侯笑如认为,“算不上主流,但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发言的渠道”。兰考县南马庄的村支书张砚斌,受邀成为“天下讲坛”的第一位农民演讲嘉宾,张砚斌没有为此做任何准备,因为这既不是向领导汇报,也不是大会讲话。他的目标只是卖大米。不过张砚斌对讲座现场,北京盒子咖啡吧的氛围感到满意,“很轻松,大家都像朋友一样,可以随便说话。”

  “民间讲座更加强调分享”,“天下讲坛”的另一位组织者康雪介绍,其话题都是开放性的,演讲嘉宾和听讲人都要互通姓名,主讲与互动交流各占一半时间。

  民间知识分子在这种互动的环境中如鱼得水,乐评人颜峻曾应邀在单向街做了“聆听的艺术”讲座,颜峻说,自己的领域没有什么可以拿到大众媒体去说,比如央视的“百家讲坛”,“他们不会找我,我对他们也不感兴趣。”虽然颜峻认为北京中关村是一个有知识没文化的地方,比如这边相当一部分听众穿戴“特别硬,又干净,又难看,没有美感”,而且仅对知识点特别感兴趣,提问又大又空,颜峻不喜欢这种“特别爱思考”的类型,但他仍然十分享受民间讲座的拉杂体验,享受着处在不同的话语背景下人的不同反应。

  颜峻也常常在圈子里开讲,但是因为朋友之间特别默契,听不到反面的意见,而在民间讲座上则会出现令人惊讶的思想碰撞,有时“说出来的话会得到无法想到的反应”。颜峻认为,这种反馈对一个信息的发布者和创作者至关重要,“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原生态,创造了演讲人与普通人近距离的沟通环境,彻底改变了民间文化的生存方式。”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罗雪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