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淄博“突破东明”(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08:41 淄博新闻网

  □本报记者邹青山淄博企业在东明8月7日,序属立秋。濒临黄河的菏泽东明大地上依然热浪灼灼,暑气袭人。在县城东南的东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临淄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明分公司的职工正在厂区内忙碌着,因为昨晚的一场暴雨,使院内的积水还未完全排出,眼前是一地泥泞。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刚从车间里出来的公司副经理王英林,这位来自淄博临淄的企业管理者,穿着拖鞋、挽着裤角、满脚是泥,皮肤被晒得黝黑,如果不介绍,很难把他与企业的经理身份联系起来。自去年11月份来到东明,王英林差不多1个月才回家一次,最长

时一待就是三个月。作为临淄企业总部派到东明的六人之一,他在这里负责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相关技术指导,同入驻东明的其他淄博企业管理者一样,他们正体验着异地创业的艰辛。

  到今年7月底,淄博对口援建东明的工业项目已达15个,投产项目5个,10个项目正在建设中。与自己的企业一道,越来越多的淄博企业家和他的职工们也陆续来到地处山东最西南的东明县“安营扎寨”。

  37岁的刘伟是张店矿业集团援建的东明俱进化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之一。去年5月份到此,当时规划的厂区还是一片庄稼地,麦收前企业正式动工建设生活区,麦收后开始厂房建设。矿业集团在此投资7500万元,建设硫酸钠和磺酸盐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3000万元。集团派出15人的管理和技术队伍长驻东明。初到东明,生活条件很是艰苦,十几个人搞了一个小食堂,轮流做饭,工厂建设忙碌时,顾不过来,最后从家乡聘了一个博山厨师蒲师傅,总算解决了生活问题。如今企业的厂房、设备已建设安装完毕,并开机试生产,只待东明天然气接通,企业马上投入生产。

  已经投入生产的中齐耐火材料是我市“山东中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在东明援建的企业,淄博公司的党委书记曹继昌到此担任董事长,记者到企业时,正逢曹继昌主持召开每周的例会,开完会,在他简朴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上身仅穿一件背心的曹董事长。他说话干脆利落,举止间透着国企老总的果断。在一期工程2万吨硅砖项目已投产的基础上,他又从淄博带来了11个人,去年10月到东明,短短10个月时间,投资4000多万元的4万吨合成莫来石项目,主车间已基本完工。除了来自淄博的管理技术人员,其余职工均为当地人。曹董讲了这样一件事,去年在当地招收员工,17名当地百姓报名,淄博公司的劳资处长带着大客车接17人到总部培训,结果第二天全跑回来了。原因呢?嫌工作太累,而在淄博总部,千余名员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厂里进了台空调,当地男女老少都来卸车,不让卸不行,最后每人分了几块钱高兴地走了。在东明办厂,让曹继昌感受颇深的是两地百姓观念的有些差异。年已半百的曹继昌来到东明,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来响应政府号召,二来为了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这其实也代表了绝大多数淄博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心声。

  淄博项目办的使命在东明石化宾馆二楼的二套单元楼内,住着淄博驻东明项目办公室的5名同志,他们负责淄博援建东明工业项目的组织、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从市政府有关部门被抽调到这里。从进驻东明的那一天起,他们的喜、怒、哀、乐就与淄博的在建项目连在了一起。邹宗森来自市政府办公厅,荆功温来自市发改委,还有来自市建材行办、化工行办的张传仁、石其生等。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项目办的5名同志和东明的方方面面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进驻东明的淄博企业和我市有援建项目的区县政府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在东明,项目办的5名成员大都还用着淄博的手机号,唯恐因换号造成联系的不便,5人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外出时都带着备用电池,随时保持联络的畅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