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环球时报:新闻岂容造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10:07 浙江在线

  最近,路透社发出的两幅照片引起巨大争议。黎巴嫩摄影师哈吉向该社提供了900多幅照片,其中两幅有关黎以冲突的照片经过电脑软件的加工。

  自摄影发明以来,很快就出现了照片造假的问题。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图像的合成和修改成为极为简单的技艺。照片造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摄影前人为改变客观现状,人为设计场景。二是对已拍摄的照片进行“修改”、“合成”等。在电脑广泛应用之前

,前一种情况比较多;现在则后一种情况比较多,哈吉的情况就是后一种。

  一著名新闻摄影师说过:“照相机是历史的眼睛。”新闻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真实性是其最根本的品质要求,照片必须直接源于现实,记述必须直接反映事实。

  当然,新闻真实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获取是件复杂的事,人们在记述过程中不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难以做到全面或绝对的真实,这需要一种努力追求的过程。但是,这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失真”绝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对事实进行“主观补充”。不做假是新闻记者的道德底线,哈吉正是为了照片的美感触犯了这一道德底线。

  路透社对哈吉的处理是严肃的,撤下了他的造假照片,解除了与他的供稿合同。对新闻造假之事,对违背职业道德之举,必须下重手封杀。造假之事,多出于取巧获利的动机,有诱惑力,极易蔓延,如无严格的管控,势必成为恶俗歪风,正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新闻造假一旦成风,新闻的可信性便会崩盘,职业和行业的信誉便会跌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对新闻造假之事,要见一起,打一起,让触犯职业道德底线者失去从业资格,以维护这一职业存亡所系的信誉。

  对新闻记者个人而言,要把真实性的追求视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视为一种“为人”的要求,一种在种种诱惑前不为所动的职业操守。

  从新闻延伸到各行各业,恐怕都有一个“不造假”的问题。对我国来说,造假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产品造假、会计造假、学术造假、比赛造假、唱歌造假。对造假行为进行社会控制,大体有两方面的事要做。一是提升社会的道德伦理水平,让人们识荣辱而知进退,去做应该去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当代中国正在转型,人群社会流动性比较大,原有的社团内道德约束缺失,呈现出某种道德真空状态,需要进行坚韧的重新组织工作。另一方面,要形成各种有效的社会制度和机制,打击和约束造假行为,提高造假的社会成本,缩减造假的生存空间。例如,健全有关法制体系,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提升媒体等的社会监督功能,健全质检执法机制,等等。上述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点一滴的去做,所谓“立补天宏志,下水磨功夫”也。

  (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环球时报》 ( 2006-08-17第11版)


作者: 黄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