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14人到10000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11:27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从14人到10000人

  

从14人到10000人

  

从14人到10000人

  记者杨静雅顾霄扬/文张柯徐佳伟/摄

  截至上午11:00,天一广场有3287名贵州贫困学生被宁波市民结对。

  今天上午,我市在市区天一广场和各县(市)区设立了11个市民结对点,在全市范围内将“甬黔携手·万人助学”助学活动推向高潮。从8月4日此次活动开始,半个月时间里,总计有一万多名贫困孩子得到了宁波市民的资助。如果从今年5月14日“北仑千人助学贵州活动”算起,宁波市民结对贵州贫困学生的人数已有11700多名。

  而这一切,可以说是一位插队贵州的宁波老知青结对14名贵州贫困学生的爱心延续……

  

从14人到10000人

  “张伯伯,那天我正在山上放牛,老师告诉我,您资助了我,我又回到了校园。我常想像着您的样子,仿佛看到您在远方用鼓励的目光望着我……”

  ———摘自岑巩县思阳中学学生陈妮写给宁波市民张义恩的信。

  2005年10月1日下午,贵州省岑巩县坪芽村。小学生张勇受奶奶之托写了“热烈欢迎张义恩回到第二故乡”的横幅,虽然字迹稍显稚嫩,但一笔一划写得很工整。黄昏时分,全村20多户人家在鞭炮声中迎来了阔别了近30年的宁波知青张义恩。

  张义恩是宁波市工商局北仑分局的一名干部,1969年起他曾在坪芽村插队5年。他要回来的消息传开后,几位老人摸出了身上皱巴巴的零钱,合买了两串鞭炮,还叫来小学生张勇写了这条横幅。

  30多年过去了,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村民们依旧住在几十年前造的旧木屋里,每天早上还是要翻过大山去挑水,女孩们还是早早就辍学带弟妹了,男孩们也多半上完初中就回家干农活了。张义恩看到这些,眼睛湿润了。

  在村里呆了3天,张义恩失眠了3个晚上。他改变了原先坐飞机回宁波的打算,只给自己留下了买火车票的钱,用身上剩下的近4000元钱和当地的14名贫困学生结成了助学对子。在登上返回宁波的火车前,他敲开了岑巩县希望工程办公室的房门,要来了72名贫困学生的资料。

  回到北仑的第二天,张义恩就在单位的局域网上发了一条有贫困生需要结对的消息。同事们纷至沓来,翻着张义恩从贵州带来的贫困学生资料,观看张义恩自拍的DV。贫穷的山村,破败的房子,浅浅的只能舀起几碗米的米缸,都深深打动了他的同事。短短两天时间,张义恩的37名同事与72名孩子结对。今年2月,张义恩又介绍了14名岑巩县贫困学生和同事结对。

  “我们也想结对贵州孩子。”今年3月29日,张义恩和同事资助100名贵州贫困生的故事被刊登在《宁波晚报》上后,数百名北仑人打电话到晚报,要求报社给他们联系结对贵州贫困学生的事。随后,有5名做实业的北仑人自发组成民间助学团,前往北仑区对口扶贫了十年的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帮困扶贫。

  “我们台江人口有15万,政府年财政收入却不足4000万元,全县几乎没有工厂,许多孩子整个夏天都没鞋穿,还有一些辍学在家的孩子要等到第二年,家里的猪长大了卖掉后才能凑足学费继续上学……”4月24日,陆汉幸等5位北仑民间助学团团员在台江助学时,台江县教育局副局长王荣指着等待资助的1000名贫困学生的资料说。在台江访问的几天里,这5位北仑人捐资40万元开建两所希望小学,并结对了20名当地的贫困生。

  “励伯伯,感谢你邀请我到宁波做客,回来时还让我坐了飞机。你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再也不甘心一辈子呆在山里了!”

  ———摘自台江县方召乡巫脚交小学学生张佳美写给宁波市民励宁的信。

  5月14日上午10点,北仑人励宁站在北仑影剧院广场上怅然若失。“大家简直是在抢,才一个半小时,这么多孩子都被结对光了。”励宁在手机里对女儿说。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半小时里,数千北仑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由北仑区委宣传部、区扶贫办和本报组织的助学贵州贫困学子活动。结果,1000名贵州贫困学子在90分钟内被结对完毕,有900多个北仑家庭如愿以偿结对成功,另有好几百名来得晚的北仑人只能像励宁一样“怅然若失”。

  “这次助学没助成,能不能介绍我到贵州捐建一所学校?”励宁来到咨询台前向北仑区扶贫办主任王长仕表达自己的愿望。正好,王长仕手上就有一个需要翻建的小学资料。励宁翻看了一阵之后,当场决定出资20万元捐建台江县方召乡巫脚交小学。

  20天后,励宁来到巫脚交小学参加新校舍奠基仪式,并和该校的10多名贫困生结对。当他听说该校的几名代课教师每月工资只有100元时,他承诺今后每人每月他给补贴100元。今年暑假,他出钱邀请该校的6名老师和2名自己结对的贫困生到北仑做客。

  能不能在全市组织一次更大规模的助学活动?北仑人的爱心感染了更多的宁波人!市扶贫办和相关部门,本报和全市各大媒体,有关结对助学的咨询电话不断,镇海人、慈溪人、余姚人、奉化人也都在关心着同样的话题。

  “你不用在信里老说感谢,也不要让我的帮助成为对你的压力。帮助别人会使我感到快乐,我帮助了你,也就享受了快乐,这就是回报。以后,你工作了,也可以去帮助别人,这样我就感到满足了。”

  ———摘自宁波市民龚学明给贵州大学学生吴德成的信。

  今日上午,“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在市区天一广场和10个县(市)区的中心广场同步进行,共有近一万名来自贵州黔西南州和黔东南州的贫困学生的资料被挂在11个广场上,供结对市民挑选。

  在天一广场,龚学明和他资助了8年的吴德成并肩走着,看上去如同兄弟俩。今天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万人助学活动的龚学明,想再结对一名贫困生。

  今年35岁的龚学明是慈溪市浒山街道八字桥村一名普通的洗车场老板。1998年秋天,他怀揣8000元钱去贵州助学,和34名台江孩子结成了助学对子,老屯乡孤儿吴德成就是其中一个。近10年来,龚学明在各地结对了上百名学生,并介绍2000多名宁波市民与他人结对。如今,吴德成已是贵州大学四年级的学生,龚学明仍每月资助他500元生活费。

  今天来天一广场结对的市民实在太多了,志愿者刚挂上去的资料,就被市民马上揭走后到邮政局设在现场的免费汇款处办理手续去了。最后,市民们自发排成了一条长队,工作人员索性也不再挂资料了,就每人一张发过去。龚学明在助学路上奔波了十年,每到周末,他都会将自己收集到的贫困生资料挂在慈溪的街头等待好心人认领,经历许多感人的场面,但这样的场面,他还是从没见过。站在他身旁的吴德成竟然感动得流泪了。

  “谢谢,在过去的十年中,宁波市给对口帮扶的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捐资近3亿,其中近亿元是捐资教育,建成或扩建学校500余所。我们黔东南州最漂亮的街就叫宁波路,最漂亮的学校也是宁波人捐建的。现在,宁波市民又有了结对万名贵州贫困学生的壮举,这是东部支援西部、共建和谐社会的典范……”特地赶来的黔东南州扶贫办副主任欧勤远在天一广场结对现场动情地说。

  三天故地重游,他成了100多名贵州贫困孩子的爱心使者;九十分钟的爱心澎湃,北仑人与1000多名贵州贫困孩子结对助学;15天的助贫活动,宁波市民共结对了一万多名贵州孩子!

  本版配图均为上午结对现场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