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千多人欢送 友谊地久天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08: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南海神庙举行盛大仿古仪式告别“哥德堡号”。图为麒麟舞庆盛世。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一位瑞典船员拿着中国小朋友赠送的“中国结”,走向“哥德堡号”。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张洁在“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上向“哥德堡号”挥别。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在“南海神·广州日报号”的领航下,“哥德堡号”驶离珠江口。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上的船员向逐渐远去的“哥德堡号”挥手告别。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江上小船自发迎上“哥德堡号”与船员挥手告别。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广州水手吴俊毅与“哥德堡号”水手相拥告别。
两千多人欢送友谊地久天长
“哥德堡号”船长在南海神庙上香祈祷归途平安。在“南海神·广州日报号”引领下 “哥德堡号”昨日下午扬帆驶出珠江口

  文/记者周祚 通讯员穗外宣

  图/海国、王维宣、王子恒、顾展旭、张伟清

  昨天上午,广州市在南海神庙前举行了2000多人参加的欢送“哥德堡号”盛大仪式。仪式上,“哥德堡号”船长彼特·卡林亲手为南海之神点上一炷香,共祝“哥德堡号”归途一帆风顺,海不扬波。

  船长上香祈祷归途平安

  昨天举行的盛大欢送仪式以“见证历史,欢乐海洋”为主题。植下“纪念树”后,“哥德堡号”船员们再次参观了南海神庙,并轮流给南海之神上香,祈祷归途平安。

  在黄埔区政府指派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哥德堡号”船长彼特·卡林首先进香祈福。在明白祭拜的意义后,彼特·卡林十分认真地按照中国的历史传统,在香炉中插了三炷香。据介绍,这个祭拜叫做“拜天、拜地、拜海神,以求护佑‘哥德堡号’一帆风顺,海不扬波”。接着,其他船员也先后上香,祭拜海神,祈祷归途平安。

  祭海仪式彰显民俗文化

  上午9:30许,随着悠扬音乐的响起,南海神庙大门正式开敞,盛大的仿古祭海仪式再度上演,来自黄埔15乡的400多名乡亲以独具岭南特色的民间拜祭仪式表演,为“哥德堡号”送行。

  15村乡亲代表身着米黄色的长袍,头戴黑瓜皮帽,每人手持大折扇。在他们身后,站着40名拿菠萝鸡的小学生及手拿莲花灯的中学生;“学生方队”之后便站着抬着五筐祭品的队伍,而15村乡民代表的两侧和整个方阵的最后则是160名举着祭海大旗的青年。在祭旗和五谷方队的中间,则是八串喜庆之极的迎风飘扬的大红灯笼。祭拜仪式中,交通运输职业中专的学生们再度上演了高难度的“人龙”:40多名学生两人一组、用人体组成了上下两层的长龙,前后相接,上下翻飞,并绕场一周进行参拜。

  据悉,方阵中的莲花灯代表光明和伟大;菠萝鸡代表吉祥如意;标旗则代表热烈祥和。而香蕉、甘蔗等五种祭品则代表五谷丰登。祭海仪式的音乐融合了广东音乐吹打乐的精华,并与唱颂交替,突出喜庆祥和。

  船员市民互动游戏掀高潮

  与“哥德堡号”初抵广州时举行的祭海仪式略有不同的是,昨天的仪式上还举行了大型的文艺表演:中瑞两国歌手放声高歌;而“哥德堡号”船员与广州市民共玩游戏等环节让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祭海仪式之后,瑞典著名女歌手埃莲·兰图(ELIN LANTO)现场演唱了《泪不轻弹》、《喋喋不休》、《心想事成》三首歌曲,代表勇敢水手坚强的呐喊和呼唤。而来自南沙大井村的象征太平、吉祥的麒麟舞,则将把广州人民对瑞典人民的祝福用传统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接着,中瑞友人的互动游戏将欢送仪式推向高潮:全体船员和中方全体演员进行了一个600人的“扒龙舟”游戏——600人依次双手顺接互按肩膀,在雄劲的鼓点和欢快的音乐中,全场中外嘉宾乐成一团,互相呼喊,虽然彼此肤色不同,但是一张张相同的笑脸将信任和友谊传达。

  在中瑞双方少年合唱团表演的《友谊地久天长》的美好歌声中,欢送仪式在南海神庙广场结束。“哥德堡号”船长和船员在中方领导的陪同下,乘坐“南海神·广州日报号”离开南海神庙,赴黄埔客运站码头。

  广州水手 如何叫我不落泪

  “哥德堡号”广州水手张洁

  当我还有很多个人活动想要和队友们共同分享时,离别的日子来了。

  太突然了,船长要为我写的话还没有写, 我和队友们也还没有留影,船舱里还有很多回忆的角落没有记录下来……对于离别,我束手无策。

  今天,我早早起来,登上了深爱的“哥德堡号”。等我和新船员交接完后,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在甲板上,我看到了拿着国旗的汉宁,于是走过去说:“让我最后一次在船上做升旗手吧,把五星红旗升上去。”他答应了。看着红旗徐徐上升,我心中很难受。我忍着!当我下到宿舍准备取行李时,好朋友琳达走了过来,奇怪地看着我问:“洁!你为什么拿行李?不是19日才和我们分别吗?”我告诉她原因,并向她道别,可是眼泪已经再也控制不住了,顿时,我俩抱着痛哭——好难过!好难过!好难过……

  我走下船,船也准备把梯子收起来了。小包子和莉亚冲到船舷上,使劲地把手伸过来握住我的手,原本该有的拥抱却被一个梯子挡住了。她们叫我不要哭,一定要给她们写信。旁边的大副胡夫说:“你一定要来瑞典,明年的夏天船会回到瑞典,那时就是我们相聚的日子。”

  船开了!望着它,我觉得是我在离开,在漂浮得越来越远……从过去幻想“哥德堡号”的模样,到现在如数家珍,一切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在茶艺课上学喝茶礼节时,约翰尼斯调皮地念叨:“一个手指是单身,两个手指是已婚,那我得五个手指都用上。”弄得我哭笑不得;在我的中文讲座上的抽奖环节中,船长出乎意外地抽到了呼啦圈,还当场转了起来……看到新船员在上面激动地向我挥别,我仿佛又看到两个月前在雅加达出发回国时的那个兴奋和快乐的自己。

  亲爱的朋友们,请原谅我今天的眼泪,虽然我说过自己不会哭。

  心爱的“哥德堡号”,你的离开只是暂时的,让我们共同期待重逢的日子——也许明年的夏天,我就站在瑞典,挥舞着丝绸向你招手。

  本报记者 如何叫我说再见

  “哥德堡号”随船记者王月华

  看着“哥德堡号”的帆影渐渐消失在天际,不争气的泪水终于再次夺眶而出。我原来以为我会笑着跟队友们告别的。可是,当安娜冲我不舍地一笑,说“没有人能代替你和周”;当约翰尼斯爬过船舷,把他的手放在我和张洁的掌心;当林达一边强忍着泪水一边冲我们挥手的时候,我们终于放任了自己的眼泪。“哥德堡号”,你包容了我的泪水,教我学会了坚强,我又如何舍得对你说再见。

  可是,终究要说再见。前天,当我在黄埔港客运码头再次登船,在炮舱里看到一网兜一网兜的水果,看到伙伴们忙忙碌碌,在桅杆上爬上爬下,准备起航,我就知道,离别的日子近了,尽管,我的心还远远没有准备好。因为,我和我的伙伴们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做,逛书店,淘碟,涮火锅,到我家包“土豆蘑菇馅”的饺子,约翰尼斯每次看到我,总会拖长了嗓门,冲我喊:“饺子”,这是他少得可怜的中文词汇之一。

  再见了,彼得船长。我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您时,您说:“嗯,我得找个地方把你们塞进去。”您的幽默扫去我们所有的紧张。

  再见了,比杨得总水手长。你还记得吗?第一次爬杆练习后,你给我的那个温暖的拥抱,把我的恐惧转变成了力量。

  再见了,安娜。我和周涛都在背后说你是我们组里最漂亮的姑娘。真抱歉,我们一直没找出时间去地道的乡下人家吃大盘菜,可我会一直想着你说的“公主蛋糕”,或许,我会按你说的做法,尝试着自己烤一块,烤箱呜呜响时,我一定会想起你。

  再见了,汉尼,不知道下一个航程中,你还能不能找到中文老师。不过,你是个好学生,希望下次见到你的时候,你已经学会中文的四声调了,不会再一说“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的时候就舌头转不过来,倒在甲板上,故作晕倒状。

  再见了,约翰尼斯。我知道,你以后还是会时时对别人说:“我是小强”,因为,这是我们给你的第一个中文名字,就算它同某种讨厌的昆虫有联系,你也不会在乎。

  再见了,“哥德堡号”。从雅加达到广州,我们伴随着你,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一程碧波一程歌,既时时感受到历史感,也时时沉湎于对现代贸易关系的思索。当帆影渐渐消失,我发现,所有的泪水和欢笑,所有的辛劳和思索,都已成了最珍贵的人生经历。

  “哥德堡号”打出感谢标语

  “Thank you,Guangzhou”

  本报记者周祚、卜松竹、何颖思 王飞

  通讯员 穗外宣

  昨天上午的广州黄埔港,太阳藏进了云朵里,仿佛也不愿意看见这离别的一幕。空气中浸润着浓浓的情感。广州人在这里欢送“哥德堡号”的好朋友们。

  饺子送到“南海神·广州日报号”

  上午10:30,南海神庙前广场,在中瑞双方少年合唱团《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瑞典“哥德堡号”的水手们鱼贯登上了“南海神·广州日报号”。随后,这艘仿古帆船庞大的船身缓缓启动,在岸边接踵摩肩的人群欢送的目光中,驶往黄埔客运码头。虽然仍旧身着“哥德堡号”的水手服装,但是曾经经历了“哥德堡号”从印尼雅加达到广州海上之旅的广州水手张洁、吴俊毅已经不能继续航程。在登船入口处,他们与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伴依依惜别,张洁更是泣不成声。

  驶入珠江宽阔的水道,水手们围坐在船上小小的吧台前喝着广州凉茶。让人惊喜的是,几位热心的广州市民竟然将热腾腾的饺子送到了船上。三种馅——韭菜、芹菜、白菜——象征着长久、兴旺和平安。广州人的浓浓情谊令水手们感动不已,不一会儿,一群人便围在甲板上将饺子吃了个精光。

  11时正,当“南海神·广州日报号”驶入黄埔客运站码头时,码头上早已经被前来欢送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不远处的江面上,“哥德堡号”棕蓝相间的船身静静地停泊在水面上。按照计划,水手们要在这里登上“哥德堡号”继续航程。他们刚从“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上下来,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便围了上去。每人手中一个大大的中国结,是他们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准备的送行礼物。

  离别前很多人眼中含着热泪

  11:15,在“哥德堡号”旁边的码头上,80位彪悍的鼓乐手摆开阵势。临时搭起的舞台上,中瑞双方的少年合唱团和歌手们唱起了《茉莉花》等歌曲,而船上的水手们则以豪迈有力的水手之歌回应。船员们开始收起缆绳。

  11:20,瑞典东印度公司总裁代表全体船员向广东灾区捐赠5万元人民币。船长和船员随后与码头上的中方领导握手告别。在大家的注目礼中,彼特·卡林最后一个走上了舷梯。

  11:30,8响礼炮冲天而起,船员缓缓离岸,全场中外友人激动欢呼,岸上送行的人们拼命向船上的船员挥手,在充满淡淡离愁的歌声中,许多人眼中含着热泪。这时,最意想不到的场面出现了,一面写有“Thank you, Guangzhou”的大大的标语突然从桅杆上落下来,悬挂在“哥德堡号”的帆索之间,水手们举着红彤彤的中国结和绣有中国龙的小彩旗向岸上热情的朋友们致意。

  在“南海神·广州日报号”的引领下,“哥德堡号”离开黄埔客运码头。在这对“姐妹船”一起扬帆珠江三个多小时的途中,“南海神·广州日报号”甲板上演出了舞蹈“鼓舞飞扬”,并邀请瑞典船员在“哥德堡号”上进行互动表演,传达彼此友谊。

  下午3时30分左右,两船交会,双方船员在甲板上挥手告别,中方击鼓鸣鞭炮,目送“哥德堡号”前行,告别瑞典客人,为中瑞这一段友好往来的瑰丽篇章画上圆满的句号。

  广州引航员出色技术获瑞方赞扬

  本报讯 (记者蒋悦飞 实习生崔群 通讯员麦镜华)昨日,广州港引航员将最后一次踏上“哥德堡号”,为其引航,送其出港。据了解,“哥德堡号”停留广州期间,广州港四名高级引航员为其引航十次,他们的出色技术获得瑞方赞扬。

  引航员利用潮差顺利解围

  据了解,7月18日“哥德堡号”进港时需要通过六座桥梁、五组高压电缆,为保证通航安全,组委会要求船体从吃水线到桅杆顶端高度不得超过对外公布的29米。这意味着“哥德堡号”不得不“变矮”,“哥德堡号”船员们对桅杆进行了拆卸,但拆到不能拆了,还是比规定的高度高出了足足60厘米。怎么办?焦急的船长皮特两次致电广州港引航站的高级引航员区振雄,寻求解决办法。引航科在对“哥德堡号”船的吃水量、通航水域的潮汐状况进行精确评估后,决定利用潮差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哥德堡号”得以平安顺利通过。

  为保护船体引航员乘小艇上船

  据介绍,由于“哥德堡号”船体比较特殊,而引航员第一次的登船处风和涌浪都很大,假如接送引航员的引航交通船强行靠近,很容易碰坏其护舷和护浪板。为保护“哥德堡号”,引航员将其引入避风港区,换乘小艇登船。

  由于整个引航任务紧、离泊的点多,而且每段都有不同的特色,广州引航公司挑选了四名高级引航员完成引航任务。引航员在每个靠、离泊点都提前一小时上船,确保准点开航。

  组委会花1千万 全来自市场运作

  本报讯 (记者王飞、何颖思)“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到底花了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哥德堡号”为广州带来了什么?2010年是否会重返广州……面临记者们连珠炮般的提问,广州市旅游局局长李文耀代表“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组委会一一作出了解答。

  整个项目市政府共投3亿多

  记者:截至目前,在迎接“哥德堡号”访问广州这个项目中,广州市共投入多少资金?

  李文耀:广州市政府总共投入了3亿多元,主要用于南海神庙、黄埔古港、新港东路以及珠江两岸灯光的基础设施建设,即使“哥德堡号”不到访,这些项目也会列入今年城市基础建设和环境改造项目。

  在迎接“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的系列活动中,组委会总共花了大约1000万元,包括焰火晚会、百年盛宴、哥德堡博览园的建设等,这笔钱全部来自于市场运作,一是来自企业赞助。比如,瑞典企业赞助了500万元,中方企业赞助了300多万元;二是来自于广告收益;三是来自于专利收入(比如船模销售收入中的专利收入部分)和门票收入等。市政府财政为“哥德堡号”系列活动没花一分钱。

  吸引250万中外游客观众

  记者:“哥德堡号”走了之后,如何整合修缮一新的黄埔古港和南海神庙?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景点何时纳入珠江夜游?

  李文耀:“哥德堡号”的来访引爆了广州游。活动期间,直接参观“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的游客和观众就有250万人次。并吸引了众多的瑞典、欧洲游客来广州旅游观光。活动期间,就有2000多名瑞典游客到广州旅游。

  “哥德堡号”访问广州,充分肯定了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千年商都的历史地位。为迎接“哥德堡号”的到来,市政府挖掘了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如黄埔古港景观区的修建、南海神庙的扩建等等。下一步,我们将把这些历史文化景点进行整合,特别是要把黄埔古港、南海神庙等景点纳入广州一日游和珠江深度游之中,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2010年“哥德堡号”是否重来

  记者:据司马武总领事透露,2010年“哥德堡号”有可能再来中国,访问广州和上海,您认为再访的几率有多大?决定因素有哪些?

  李文耀:经过我们与瑞典驻广州总领事馆求证,这只是个意向,能否成功,主要看有没有大的企业赞助。再访的几率有多大,现在暂时还无法确定。

  记者:瑞典国内对这次访问反响如何?

  李文耀:据瑞典领事馆介绍,瑞典高层对这次访问用“成功”和“完美”来表述。“哥德堡号”的成功访问,在瑞典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国热。

  这次瑞典国王访问广州,带来了一个高级别的访问团,今后广州与瑞典在IT行业、生物制药行业、机械制造、通讯技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存在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但尚未达成实质性的协议)。11月份,广州将组织知名企业访问瑞典,就广州、瑞典经贸合作作深入洽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