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汪洋理想:大学“对接”中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09:23 贵州都市报

  “汪洋现象”网评如潮

  8月17至19日,本报《大学毕业生,回炉读中专》的连续报道,不仅引起省内读者的热议,也引起了全国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到19日中午,新华网、央视国际、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网、中国教育信息网、北青网、红网、浙江在线等著名网站,以及《现代快报》、《城市快报》、《成都商报》、《南国都市报》等数十家媒体纷纷予以转载和评论。

  本报的报道还引来全国网友的评论如潮。一位新浪网友说,现在大学生工作难找,一部分原因是目前很多公司企业要求招聘的大学生,马上就能为他们创造利润;而大学很多专业培养出来的本科生水平和能力,远远不能够达到用人单位要求,导致了企业宁愿招聘一些拿来能用的中专生。

  还有网友认为,汪洋此举可能与他个人的爱好有关,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一些人如果不太适合上大学,作为家长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就应该给他们一份宽容。

  中专回炉渐渐成风

  就在黄锡欢、汪洋两名大学毕业生先后进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成为同学之后,8月19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又有一名从西安某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到该校要求就读。与此同时,汪洋的邻居家的一个大三学生,在与父母商量后,从西安某大学退学,改读另一所中专。

  “都怪我带坏了头。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是主张学生读大学的。”汪洋说他始料未及,居然会影响到别人。他认为,大学生放弃学业代价太大,但在大学学业之外,应该多一些忧患意识,早和市场接轨,自己创造条件学习掌握一两项技能是完全可行的。

  建议大学对接中专

  在汪洋看来,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让大学和中专对接”,即现在的大学,最好是在四年大学拿出一学期或一学年,和中专合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掌握一门技能。

  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陈韵对此非常认同。

  陈主任说,为了能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前些年也曾有中专学校曾试图和大学联系合作办学事宜,但大学往往对此不屑一顾,只想一心兼并中专学校做大大学,结果大多无疾而终。如果有一天大学能够放下“架子”,和中专对接办学,这是双赢的事。

  回炉,不失为一种选择

  来自贵阳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表明,今年贵阳市有全日制中专毕业生2400余人,到8月初,已有90%以上的学生初步就业。

  统计显示,近两年来,贵阳市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这个比例比大学生就业率无疑要高。对于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汪洋现象”,贵州省一位从事多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负责人看来,却是情理之中。“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门技能来学习,为自己就业重新找到一条好的出路,这无可厚非!”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

  采访后记

  关注汪洋,关注“汪洋现象”,给读者朋友提供这样一个信息,就是想提供一个对求学就业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的“信号”。而这个“信号”如此触及众多人的神经,还是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正如一位网友感言,市场真是一只奇妙的调控之手,它影响并引导人们重新自我定位,趋利避害,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回炉读中专”不仅不该受质疑,反而值得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毕业生们借鉴,毕竟个人应适应市场,而不是就业市场去迁就个人。

  到今天我们报道已告一段落。但汪洋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我们将继续关注。

  作者:石云华 任勇 田伟松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