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时评:慎防中国经济由偏快变过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14:47 浙江在线

  

评论:时评:慎防中国经济由偏快变过热

  中国经济进入“偏快”区间

  这是一份全面“飘红”的成绩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31个省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有24个省份经济增速有不

同程度提高,其中,23个省份增速在12%以上。内蒙古增速高达18.2%,江苏15.4%、山东15.3%、天津和广东均为14.4%、浙江14.1%、河南13.9%、广西13.6%、河北13.5%、四川13.3%。

  这也是一份需要引起警觉的成绩单:这些两位数字增长的背后,不难看到各地你争我赶的发展热情和热火朝天的发展局面,专家评价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的加速增长,使经济热度再次上升到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经济再像这样“热”下去,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瓶颈制约将全面显现,经济将陷入“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中。

  再看经济学界近日讨论的焦点话题:资源能耗高、固定资产投资热、新开工项目多、土地房地产调控难……这些经济问题看似各不相干,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诱发症”也是“后遗症”,无不传递出经济“偏快”增长的信号。6月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4%;今年前6个月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占央行全年指标2.5万亿元的87.2%;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房地产开发增长24.2%,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6%。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研究员分析说,中国经济从2000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连续六年经济均在适度高位运行:2000年以来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4%、8.3%、9.1%、10.0%、10.1%、9.9%,今年上半年GDP增长加速到10.9%,而第二季度高达11.3%,这显然是“偏快”了。由于2003年—2004年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防止了全面过热、抑制了“大起”。随后又针对不同阶段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适时、适度地多次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由此,延长了经济周期在适度高位的运行,使近六年来的中国经济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平稳、最好的轨迹。

  刘树成也指出,虽然国民经济还没有出现过热状态,但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进行适时适度的“微调”。从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微调”的主要目标是使经济增长率不要“冒顶”,也就是不要超过“11%”的上限。在宏观调控中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有保有压”,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防止经济增长从“偏快”转为“过热”,延长中国经济适度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

  “偏快”到“过热”只差一步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华指出,之所以说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还未进入过热状态,一是从价格上涨率来看,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虽继续上涨,但涨幅已回落了3个多百分点。二是尽管增长率比较高,但拉动经济增长的健康因素也较多,例如,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连续3年获得丰收,肉类产量稳步增长,消费需求稳中有升等。三是产品产销两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史丹的看法是,中国经济现在这个“偏快”的速度是用很高的代价换来的,突出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正在加大。在“偏快”增长的“成绩单”背后,各经济大省对降低能耗的表述大多含糊其辞。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今年我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的目标。但统计显示,上半年能源消费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而且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0.8%,与全年降耗目标相去甚远。各地新上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据对8省(区)投资规模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的调查,约40%的项目在征用土地、环境评估、审核程序等方面存在违规现象。

  如果继续用高代价换高速度,经济稳定运行将难以为继。

  有专家指出,从历史的经验看,经济增长从偏快到过热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任凭投资盲目高速扩张造成经济过热,就会出现总供给、总需求和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全面紧绷,并引发通货膨胀;而大起之后必然出现大落,随之而来的经济低迷,势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账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就会中断。

  史丹研究员认为,目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消除。这些问题虽只是在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出现,但叠加起来就造成经济增长的速度偏快,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是经济过热。

  通过“微调”防“过热”

  在7月26日举行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目前,各部门的“微调”措施正陆续在全国铺开,力图形成“组合拳”。

  ——几乎每一次经济过热都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引起的。当前一些地方“大干快上”的冲动仍很强烈,依然存在严重的市场“虚热”。为此,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坚决执行投资调控政策,从大局出发,严格对照清理标准,发现存在任何一项问题的新开工项目,必须责令暂停建设、限期整改。

  ——土地调控是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釜底抽薪”的有力办法。7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征地成本,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等。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国家将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进行公开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理调控货币信贷增长,避免为投资过快“火上浇油”,也是当前宏观调控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布,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次性锁定1500亿元资金。各级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变相担保。

  专家指出,只有通过不断的“微调”,并在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因素,中国经济才能保持持久健康发展。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