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靠黄吃黄"与反腐败的"贝叶斯算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4:28 浙江在线

  “靠什么吃什么”是个常识了,所以“扫黄办”的主任来个“靠黄吃黄”,大大出乎意料,偏偏合乎情理。广州“扫黄办”原主任汤文君,指使出纳李冬将收缴的非法光盘当废品卖掉敛财,被判15年徒刑(据8月20日《新京报》)。

  汤主任“扫黄打非”很来劲,仅2003年广州在他的领导下就收缴了1000万张光盘,广州市获得“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那么多的光盘当废品卖掉,来钱的。李冬先后

将卖废品收入中的200多万元存入汤文君账户,汤拿出29万元来“犒劳”李;李后来怕了,投案自首,最终吃了个“判3缓5”。

  相比于交通厅厅长的大面积倒掉,扫黄办原主任“靠黄吃黄”、“卖黄”敛财,看起来还真是“小概率”事件。这种表面上“小概率”的腐败,日前在广东还出了个“抗非英雄”涉嫌受贿1118万的事件:昔日的“抗击非典模范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爆出受贿大窝案,涉案10件10人,涉案金额2242万元;其中的免疫规划所原所长罗耀星,涉嫌受贿总数额达1118.5万元。与扫黄办主任“靠黄吃黄”一样,免疫所所长就“靠疫苗吃疫苗”了,疫苗供应商所送的贿赂于是上了天文数字。“抗非英雄”全国出了不少,贪腐此般巨款的该是少数吧?

  不管怎么说,腐败的蔓延、渗透能力是很强的,而反腐一方往往弄得很被动。如何宏观监控、防范腐败?“贝叶斯算法”(Bayesian)应该是一种不错的考量。托马斯·贝叶斯(ThomasBayes)是一位英国18世纪的数学家,他的“贝叶斯定理”是决策逻辑学的一个分支,使用理论统计学研究概率推论,根据已发生的事件来测算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贝叶斯理论认为,如果过去试验中事件的出现率已知,那么根据数学方法可以计算出未来试验中事件出现的概率;因为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那么在不完全情报下,对部分未知状态作概率估计,再用贝叶斯公式对发生概率进行修正,最后就能做出最优决策——这样的计算模式就是“贝叶斯算法”。

  由“贝叶斯定理”、“贝叶斯概率论”、“贝叶斯算法”,已演绎出一连串的贝叶斯识别、贝叶斯过滤、贝叶斯推理、贝叶斯决策等等。“贝叶斯算法”作为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重要工具,在处理不确定信息的智能化系统中已得到了重要的应用,也已成功运用于统计决策、医疗诊断等领域。最为成熟的是,采用“贝叶斯算法”对邮件进行判断,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垃圾邮件和非垃圾邮件,得出垃圾邮件的统计规律,就建立了最优化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贝叶斯算法”具体怎么算,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但通过对“垃圾邮件”的判断和过滤,可以给我们以对“腐败官员”的判断和“过滤”以启示。所以,我希望反腐败专家应该向数学家、统计学家、概率学家学习“贝叶斯算法”,从而建立起反腐败的“贝叶斯算法”,就像防范“垃圾邮件”一样防范“腐败官员”,这完全是可能的。

  可以作一个简单的设想:利用“贝叶斯算法”,交通建设领域“过滤”出来的“腐败可能性”要很大;那么,“扫黄办”和“抗非典”就没有“垃圾邮件”吗?不一定,因为“扫黄办”和“抗非典”本身并不是“关键词”,而“关键词”是“千万张光盘”和“千万支疫苗”,这些都是实在的钱物,“贝叶斯算法”一定能够告诉你,这其中的“腐败几率”甚大。

作者: 徐迅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