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疆首次在游牧地区发现汉式古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14:59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21日电(记者李晓玲张鸿墀)在新疆西北边境伊犁河谷中特克斯河北岸的博斯坦村,茂盛的麦穗掩映中的几处城墙最近被考古学者初步推断为中国唐朝时期(七世纪至十世纪)“萧乡军”驻守的军城。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说,这是新疆首次在以游牧民族活动为主的伊犁河谷地区发现建制完整、规模宏大的汉式古城,显示出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行政管理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学者经过现场查勘,根据考古学的命名原则,将其定名为“博斯坦故城”。

  “博斯坦故城”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城西南4公里博斯坦村,坐北朝南,南临特克斯河。外城墙有三面保存完好,其中南、北城墙长206米,西墙长162米。西墙正中和南墙东头各有一个缺口,宽6米有余,似为城门之所在位置。东面城墙的位置现存2米多高的阶地。

  据吕恩国介绍,古城为方形,用“板筑”方式修建,现存城墙高约5-7米,基底宽18-21米。内墙面有较大坡度,外墙面则较陡直。西、北面外墙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马面”。

  正是“马面”的存在使学者推断其为汉式建筑。“马面”是中国自唐代开始使用的一种防御工事。修筑城墙时,在城墙外面建筑一些规则的突出部分,形如马脸正中的凸起,既可对城墙起到加固的作用,又可开阔眼界,攻击那些攻上成墙的敌人。

  在城内外的地面上,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大量细泥质红陶片、家畜碎骨、木屑等。陶片多为罐、缸、瓮之属,还有圆形石磨盘和较完整的陶瓮。从器物的口沿和陶片质地判断,年代比较单纯,多为唐代前后的遗物。

  新疆西北地区的伊犁河谷水草丰美,伊犁河由三大支流汇成,南支特克斯河最大,北支喀什河,巩乃斯河居中,自古多为游牧民族骑牧之所。(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