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村”传奇(世象)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0:48 人民网-华南新闻 |
上海西南郊的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已经连续两年在上海市特色亿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05年,该村实现净利润1803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8502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3亿元。 这个村的3757名村民,人均年分配收入3.5万元,在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之外,还实现了人人有股份,从村民变成股民。 戴着“中国十大名村”、“华东最大市场村”等众多桂冠,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的驾驭下,九星村12年间已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演绎着新农村运动中上海版“村强民富”的时代样板。 “三有”新农村 除了富裕之外,“九星模式”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九星所代表的村民股权改制,在上海市郊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上海市农委负责人这样评价九星。 “我对新农村的理解是‘三有’,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有股份。有了股份,农民才有长期的实惠。实际上,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两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于我们的企业内,再加上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以及失业保险金的保障,九星的村民可说是‘三保险’。”“上海第一村”九星村“掌门人”吴恩福说。 2005年底,九星完成了对其20%资产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原牛头浜管理区股改完成后成立了九星物流公司,全体村民3757人变成股民,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人。 九星此次股改采用“现进现出”的方法,对资产按现行价格评估,再由大家出钱认购,得来的钱再分给老百姓。改制的资产中并不包括公益性资产,而仅限定在经营性资产的范围。公益性资产约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40%的份额,如路、桥梁、卫生室、幼儿园等,这部分资产用于保障村民福利,一部分用以服务经济发展。 “这样可以让大家记牢手中的股份是自己出钱买来的,在思想上更珍惜;有了这次成功的改制试点之后,剩下的80%资产在今年年末也可以完成。”吴恩福向记者透露。 村强民富的样板 吴恩福介绍说,今年村里为已经迁居城镇的643个农户每人发放物业补贴1200元,比去年提高25%。 物业补贴只是村民幸福生活的一个侧面,除此之外,全村先后投资修建23条总长20多公里的道路,建造8座桥梁,50多座标准化公厕;全村7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448元;村民子女上大学、读硕士,每人每年分别补贴5000元与8000元;去年实行集体资产切块改制,平均每个村民量化兑现1.8万元…… “去年光是旅游费,每人就发了8000元。”吴恩福红光满面地说,“其它过年过节发的慰劳费和物资,就更不用提了。” 九星村有3座“善事堂”,村里人在这里办喜事是免费的。 “今年,还要增加3个部分的福利。”吴恩福表示,将为830位老人涨退休养老金,从448元涨至548元;如果村民不使用村里提供的场所举办婚丧喜事仪式,将可以得到2000元补贴;着手为市场内招收的临时工缴纳“三金”,为所有劳动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据悉,九星村的市场将变成上海市区最具现代化程度的物流中心。“这将意味着,九星村民将拥有衣食富足,精神充实,生活完整的社会主义小康生活。”吴恩福高兴地对记者说,“村与民有四种关系:村穷民富、村强民富、村穷民穷、村强民穷。那么,九星村已经达到了‘村强民富’的理想状态。” 村办市场的成功 从九星村委会那幢器宇不凡的大楼看出去,纵横交错的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和住宅。 临街的门店前,停靠着各色汽车,有轿车、也有许多小卡车,更有蹬着三轮车四处搬运货物的工人忙碌地穿梭;而车子的牌照显示它们来自全国各地:冀、晋、蒙、辽、吉、黑、沪、苏、豫……看到这些,会使人感觉置身一个全国大市场。 如果不是背靠上海大市场,九星会成就今天的模样? 吴恩福反问:“上海城郊结合部的村子多的是,又为什么是九星发展得好呢?!” 村级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沪郊农村发展村级经济的思路也各不相同。像近郊的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梅陇镇华一村,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向外扩展的需求,为村级经济找到新‘增长点’。”闵行区领导接受采访时说。 九星通过兴办大型综合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成就了今天。10年间,九星从一个全村劳动力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村庄一跃而成为上海市356个亿元村之首。到目前为止,更是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涌现出4000多位创业老板。 一个时代的人物 在村民的眼里,九星和吴恩福是连接在一起的。 1952年出生的吴恩福是土生土长的九星人,是个快意恩仇的爽快人,脸上总挂着憨厚的笑容。在九星村办市场扬名上海滩之后,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九星村民的生活也日新月异。但吴恩福每提及自己的身份,言必称“我是农民的儿子”。 1966年,吴恩福初中毕业便回家务农,种田、养猪、种棉花、搞副业,他都干过。有一阵子,搞粮棉高产的试验,吴恩福种的11亩棉花地亩产皮棉213斤(当时平均一般亩产难超100斤),成为乡里挂红花的模范,还前往各个村交流经验。 1994年,干过5年生产队副队长、5年生产队长、10年工业大队长的吴恩福临危受命,掌舵九星。 1994年,九星村劳动力收入全年不足3000元,村子所办的几个联营厂都经营困难,村子欠债1780万元,而村子的集体总资产不过2100万元,负债率高达84.8%。 土地是农村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九星曾拥有4500多亩土地,但随着上海外环线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九星村先后失去2/3的土地,只剩下1600亩土地。如何利用好这珍贵的1600亩土地,成为全村村民致富脱贫的重要出路。 艰难的寻找 “九星村办农业,行不通!”吴恩福首先否定了这个出路,“产出低,一亩田地年收入不过千元,九星人均三分地,只能糊口,谈何致富。况且,发达的交通已经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处于上海郊区并且业已部分城市化的九星,劳动力成本上升,同全国千千万万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相比,九星发展农业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搞工业?当时全国众多农村选择工业化、搞乡镇企业的路子,但乡镇企业也有先天不足,九星也面临办工业带来的风险,既缺少资金投入,也无专业人才。” 而当时的国情是,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尚且发展困顿,多以为国企做配件生产的村办企业的发展更是前景不甚明朗。 “搞房地产开发?看似有大笔资金进帐,但实质是‘卖地’,是对未来资源的一种挤占,如果把收入分摊到未来几十年中去,所得不过是极少的年租金而已。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生计将无以依托。”看多了“失地即失业”的吴恩福拒绝重蹈其它村的覆辙。 “九星商行”是九星推出的第一个村属商业市场。当时的政策并不允许村级办市场。上级领导部门给了九星足够多创新的空间,在九星所属的七宝镇工商所向闵行区工商所作了汇报后,上级部门给出“试一试”的结论,由此,九星顶住压力开始了村办市场的探索。 1998年8月至11月短短的3个月时间,九星村办起了五金、食品、南北干货、胶合板、农副产品五大批发市场。目前,九星村建成了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万多间、分设22个专业区域的上海规模最大的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5400多户商家、18000余名经商务工人员,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市场村和申城市场的航母。 这几年,九星村的经济效益始终保持着高位增长的势头:2005年,实现农方收益3.3亿多元,净利润1.8亿多元,上缴国家税收8502万元,劳均收入35000元。迄今,已经连续两年在上海市特色亿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 而在今年4月16日,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了上海郊区12个村“中国特色村”称号,九星村以其村办市场特色,荣获这一殊荣。除了特色经济村之外,此次评选还归类出“农业精品村”、“民主管理特色村”、“民俗文化特色村”等四大类特色类型村庄。 九星模式不可复制?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经济发力,城市大发展、大建设催生了房地产热潮,带动建筑行业的火爆。正因为九星起步时赶上上海对建筑装潢材料的巨大需求,九星才得以借助构建建筑装潢材料市场起步。 如果不是上海房地产开发业的火爆,是不是就没有如今的九星? 从前九星是远郊区,手中的土地没人看得上;同时,1600亩的土地足够建市场,因为市场不是只有零星的土地就可以建起来的。随着上海城市化的推进,九星成为近郊而后是城郊,这个时候再想拿这块土地就要付出高昂的拆迁费,这也是九星市场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 九星的成功还在于那套“种砖头”理论,其核心是“滚动发展模式”,九星10年里建造了60多万平方米的市场,由小到大,这期间,没有一分欠债。在建仓房没有钱付工程款时,采取的办法是给工程队免半年或者一年的租金,以商招商,而后再回收。以后的改造思路也是从低端到高端,不求一步到位。 另外,九星介入市场的时机非常微妙,正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改革开放程度较高的时期,九星进入市场,得到政策的扶持,在用地性质合法的前提下,走出村办市场的路子。 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下,九星摸索出了一条“村办市场”的新路子。 (张俊才张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