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重庆:万众一心战天灾(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4:13 重庆晚报 | ||||||
电力工作人员为璧山青杠街道来凤村的水利设施架设电缆
嘉陵江大面积河床露出水面
璧山福禄镇村民打井抗旱 巴渝大地, 伏旱烤人。 重庆遭遇50年一遇的天灾, 是不幸, 也是一场对人性的考验。 与自然灾害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是头等大事。 危急情况下, 我们每一个重庆人, 要克服悲观怯弱的心理, 以坚强的意志与决心, 临危不惧, 战胜困难! 最干旱 打井没有润滑水 潼南五桂镇,地处潼南之南。几天前在潼南采访时,年轻的镇党委书记龙碧海对记者说,重庆旱灾最严重的是潼南,潼南旱灾最严重的地方是五桂镇。这话暂且存疑。但有一件事却让记者震了一惊,方才认可了镇党委书记的说法。 按照普通人的思维,缺水就应该打井。龙碧海说,他们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用机器打一口井至少要30方水,可是五桂镇大多村民深居高山,一滴现成的水也没有,更别说打井润滑机器的30方水了。 记者看到,五桂镇仅有深居洼地的场镇的几口井没有干涸。其中一口井,是靠澳大利亚政府援助项目资金打的。现在马帮送水,取水的源头就是这口井。旗下高碑村等村落,打井队员在五、六个地方钻了四、五十米深,始终没有钻出多少水来,顶多钻出一点稀泥浆。更高的地方,钻井队没有去。那里的居民到山腰来接过钻井队好几回,队员告诉他们:不是不来,是因为钻一口井要几十方水,你们那里没有呀。更何况,山腰上钻不出水来,山顶上哪可能钻得出来水? 连日来,记者行走在渝西大地上,虽然谈不上赤地千里,但赤日炎炎似火烧却是不争的事实。璧山、永川、潼南、荣昌、大足等渝西地区大片大片的老竹林干死,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称从未见过。他们说,渝西的干旱,不是五十年一遇,应该是百年一遇。 最危急 县城闹停水危机 “通惠河快干了,河床都看见了。”“水厂取水口露出水面,水厂怕是要停工了。”“洗车场全部强行停业了。”8月11日,綦江县城居民坐立不安,不停讨论着一个话题——全城就要停水了吗? 这是我市第一个因干旱而供水告急的县城。 13日,市民张小红下班回家,又试探着拧开水龙头。水“哗哗”流出,她悬着心再次放下了:“太好了!没停水!没停水!”她的一位同事已买下20桶纯净水放在家中,以备停水之需。 晚7时30分,綦江电视台播出新闻:有关部门正将4座水库的水输入通惠河,同时组织人员在上游筑填沙袋,抬高取水口水位,县城停水危机解除…… 同一时间,县水务局副局长刘永在值班室看见这条新闻,舒一口气,但不过几秒钟时间,他又重新皱起了眉头——在解除停水危机过程中,已有两名同志负伤住院:13日凌晨2时,一驾驶员在筑填沙袋时,因天黑路窄一脚踩空,造成脚部粉碎性骨折;同一天中午,顶着烈日测量水位时,技术员张帮均不慎摔倒,头撞在水库大坝的护坡石头上,额头上一条6厘米长的伤口鲜血直流。 刘永副局长昨日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两名因工负伤的同志康复情况较好。不过,他不无担忧地说,为了让水库放下来的水不流失,水厂已在取水点下游分别修建了两个堤坝拦水。但4座水库的供水量,仅可保证县城3天左右的供水。如果老天再不下雨,到时只有启动紧急预案,直接从綦河抽水。另外,县政府也做好准备,把可调集的货车改装成送水车,以保证县城15万居民的供水。 除了受伤的工作人员,还令綦江市民感动的是,县长李光金公开表态:如果要停水,先停县政府,最后才能停老百姓! 最惊险 电网告急险瘫痪 8月17日9时45分,重庆电力调度中心铃声大作。调度处值班处长潘旗刚接通电话,那边便传来急促的声音:“我厂一台36万机组4号炉B侧引风机突发故障,要求减负14万千瓦……” 电话来自我市主力电厂之一——珞璜电厂。前两日,白鹤电厂、天富电厂、方盛电厂三台机组因故障停运,全市电网缺电106万千瓦。此机再停,岂不是雪上加霜?潘旗来不及多想,立即汇报并按指示确定限电区域。 12时40分,市调度中心电话再次响起,来电话的仍是珞璜电厂。“另一台36万机组1号炉发生过热器泄漏故障,必须马上停机……” 情况危急!当日电力预计最高负荷630万千瓦,最大缺口已达120万千瓦了,再降36万千瓦,意味着最大缺口要达到156万千瓦。虽吹着空调,但潘旗额头已有汗珠渗出。他知道,如果负荷控制不下来,结果将有两个:要么全市大拉闸,届时相关线路上的区县将全部停电;要么电网全面瘫痪导致大停电,其损失更不可估量。 潘旗掏出手机,用发颤的音调向各级汇报,话语失去了平常的顺畅。汇报完毕,立即要求各地立即做好降负荷准备。 市电力公司、市三电办、市经委相关负责人匆匆赶至调度中心开紧急会议,迅速拟订方案:江口、狮子滩等所有水电机组全部开机发电;各供电局严格按调度命令对工业用户进行限电;大工业用户让电于民;紧急向国家电网、华中电网求援等。 1时40分许,珞璜故障机组开始减负荷;江口、狮子滩等水电机组合闸并网发电;江北、北碚、永川供电局(公司)等也将自己的负荷压了下去。 3时30分,珞璜两台故障机组的50万千瓦电力全部降下,电网运行平稳,渡过最惊险一关。守在调度中心的潘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最勇敢 武警新兵战山火 “我家住海边,从未见过山火。但入伍后的首次实战,就是扑救巴南迎龙森林大火。” 史黄河,19岁,武警重庆总队七支队新兵,山东烟台人,去年12月入伍。训练了整整8个月,从未参与过实战。“一帮新兵闷得慌,手脚发痒,老想有机会露脸。”小伙身高1.6米,微瘦,虽无齐鲁大汉身材,但不缺豪放之气。 紧张刺激的一天终于来了。8月11日下午2时30分,紧急集合号响起。“扑救山火!所有人备好水壶、毛巾,营房下待命!”命令下达,同房的老兵个个神色严峻,着手备战。一大帮新兵伢子却喜形于色,激动地大呼小叫。 行前,支队领导做作战动员,全场鸦雀无声。小史这才感到了临战前的紧张气氛,“但更多的,是激动、兴奋。” 下午4时许,部队开抵巴南迎龙火场。陡坡、荆棘、高温、冲天火苗。靠近火场不足5分钟,“激动、兴奋没了,心里有些慌乱。”小史回忆,当时火带数百米长,火苗冲起两层楼高,身前身后全是火。 心虚,加上毫无灭火经验,灭火自然漏洞百出:胶鞋冒烟、飞灰入眼。单兵冒进,自然少不了被老兵训斥。“三人成组,逆风打火。”老兵邱春临战指导。几经周折,小史逐渐掌握灭火要诀,铁帚一挥,山火尽灭。 奋战持续至次日下午2时,山火被灭。带着得胜狂喜,一帮新兵悠闲下山。看见满脸黑炭的战友,不时还冒出“人还在嗦?”的调侃话。“那是我入伍以来,最高兴、最惬意的时候。”小史说。 次日,渝北玉峰山再发山火,小史再度受命出征。这次,已没有初征时的激动,更多的是从容,“这是军人的责任。” 据武警重庆市总队统计,从8月1日零时至昨日下午4时,该总队参与扑救的大小森林火灾48起,参战人员4436人次。参与战役包括火势较大的璧山龙华村、巴南冷水垭、涪陵罗云乡、渝北玉峰山等森林大火。 最壮烈 英雄救火献生命 何伟永远地走了,29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消失。 永远都不会忘记8月12日凌晨,何伟第12次上虎峰山扑火时,风向突转,火势迎面扑来。在掩护同伴撤退途中,他不幸摔下山崖。 当他从山上抬下送入医院时,心跳和脉搏停止了。西南医院8个日日夜夜的抢救,父母撕心裂肺的呼喊,女友在重症监护室外的守望,大学同学网上祝福和祈祷,以及全市人民的牵挂,最终没能盼来奇迹。 29岁的生命实在太短暂,他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下个月当新郎官,迎娶相恋三年多的女友;法律自考还没考完;没来得及为年底结婚的妹妹添置嫁妆;寄养在妹妹家的两只流浪猫,还在门口等他回去…… 悲痛、惋惜、自豪。两天来,在虎峰山下、石桥铺殡仪馆、曾家派出所,几千群众悼念这位“人民的好警官”,上千公安干警以最高的礼仪,向这位年轻的同行表示敬意。与何伟一同参与扑火的村民龚树廷跪向虎峰山头,席地摆下三杯白酒和供品,哽咽着说:“好兄弟,平时每次留你喝酒,都被你谢绝。今天我来送你,请你喝个够。” 昨日在石桥铺殡仪馆,在他去往天堂的路上,这个煎熬了四十天干旱的城市终于久逢甘露。大家希望:天堂不会有干旱,也不会有火灾。 最及时 日行千里送菜忙 高温酷暑之下,51岁的运菜司机何朋少有歇息。在成渝线,他一天要走两个来回。因为专运叶类菜,被上高三的女儿称为日行千里的大菜虫。 这是何朋的一天:下午6时,估摸着四川菜农已经将莲白、藤菜等采收完毕,马不停蹄地将它们连夜送到盘溪。盘溪下完菜后,已是午夜12时。次日凌晨3时30分,他和同伴又出发……中午12时,他的运菜车又出现在盘溪市场。 “天太热,我喝的水不比一头马少。”在何朋的驾驶室,有两个大塑料可乐瓶,都是2.5升的。每次出发前,他都要将空瓶灌满。 何朋说,眼下在盘溪市场,跟他一样的司机有数十个。有时因为太累,一个驾驶室通常要有几个司机轮换着开。 现在市场不收入场费,菜价也高,何朋说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要比平常多赚好几百元。具体多少,他不愿讲,只是将烧到烟屁股的半截“朝天门”掐熄,“半个月下来,娃娃明年上大学的学费就找着了。”说完,来不及抖掉头发缝中的菜渣,又跳进驾驶室,出发。 的确如此。在市商委等部门要求下,盘溪市场对入场交易的叶类蔬菜交易车辆免收入场费,一趟车可以省200元钱。长途运输因堵车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叶菜损失,市场将给予补贴。这些,免了何朋的后顾之忧。 盘溪农贸市场管理处资料显示,目前各类蔬菜品种、价格较为稳定。青菜类蔬菜数量略少,其价格上涨了约20%;而冬瓜、南瓜则数量充足,价格较往年还略有下降。 记者冉启虎朱明跃何昌钦朱昕勤朱亮邹辉见习记者杨娟采写摄影部供图网络编辑:李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