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医药走出国门 “遥控器”要捏在自己手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4:1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没有中医药“国标”,知识产权关注度欠缺,理念“推陈出新”不够,这是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瓶颈”。如何“对症下药”?昨日,来蓉参加2006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中医药要走出国门,“遥控器”必须捏在自己手里。

  为中医药做“国标”

  中国最有发言权

  “目前,国际市场每年的中成药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而且年均增速达10%。”然而,对于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状况,陈宜瑜却并非只有乐观,“作为中药发源地的我国,天然植物药资源丰富,但我国中药年出口创汇才几亿美元,而且大多是作为原料药出口。”

  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最大“瓶颈”是什么?“最大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国标’。”陈院士认为,传统中医药起源于我国,我们对其标准的制订最有发言权,为中医药量身定做我们自己的中医药标准,是当务之急。

  产权保护

  不能墙内开花墙外香

  “我国的传统中药——柴胡中成药制剂,已在日本申请了专利。这意味着,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又有一块阵地失守。韩国、美国等国家对中药复方的研发、产权保护,很多都走在了我们前面。”陈宜瑜的分析让人触目惊心。

  作为中华瑰宝的传统中医药,为何屡失先机?陈宜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绝大多数中药新药是复方制剂,但我国《专利法》目前只能保护中药配方和配方的剂量,对配方的用途、加减则未能有效保护。“没有标准,何谈保护?没有保护,产业何谈发展?如果把中医药比作一个人,那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就是这个人的咽喉。”

  理念是“软件”

  没它“硬件”也动不了

  “中医药发展,需要制订国际标准这个‘硬件’,但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这个‘软件’,‘硬件’也动不了。”药理的不同,造成了中药研发的独立与独特。“就如每一味中药里几乎都会加入甘草,但甘草具体是针对哪一种病症的?甘草具体有什么治病功效?这些,都不能简单回答。”

  中药是针对不同的个体而施药。同一种病,针对不同的人,其药物也会有所不同。“中医药要走入国际舞台,不仅需要用统一标准、健全制度来开路,还需要‘包装’。要解读中医药,必须用推陈出新的哲学眼光去思考。”陈宜瑜的话语掷地有声。

  本报记者 缪琴 朱大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