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教育“神童”的秘诀也适应普通孩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6:00 光明网 |
魏俊兴 就像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一样,自10龄童张炘炀去年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这个全国最小的大学生连同他的父母,不但成为诸多媒体追逐的热点,而且成为不少家长探询教子秘诀的对象。 正如成功的男人后边必有支持其成功的女人那样,孩子某一方面取得与众不同的成绩,必然有培养其成才的父亲或母亲的功劳。与成功男人后面默默无闻女人不同的是,不少 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孩子出名之后,培养其成才的父母立即写书讲述教育经验,似乎成为当今的一种潮流。记得成都女孩刘亦婷被哈佛大学录取的那年,几乎在同期其母就推出了厚厚的一本介绍教女经验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虽不知购买此书的家长究竟从中获得了多少对自己教子有用的方法(且不说效果),据说单卖书的收入就使刘亦婷的母亲赚了个盆钵满贯。满怀好奇心的笔者,当时不但看了此书,而且连读两遍。要说收获,不能说一丁点没有,毕竟记住书中的一句话,这就是哈佛送给学子的座右铭:当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但最终的感觉和体会是:我的孩子不是刘亦婷,我也不是刘亦婷的妈妈。刘亦婷和她妈妈的做法及经验,我和我的孩子,既无法借鉴,更不可复制。张炘炀成为我国最小的大学生之后,其父亲张会祥不但写作出版了介绍教子经验的《神奇的学习》书籍,而且一家人利用暑期时间于近日在上海、浙江、西安等地进行签名售书,并举办“超前家教”报告会。他们现场签售书籍和举办报告会的消息,当地媒体报道后,中新网等主流媒体还进行了转载。足见媒体对“神童”及其父母,有多么关注。 对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10岁儿子成年龄最小大学生父亲出书谈教育秘诀”的签名售书会和开讲《超前家教报告会》的消息,无疑有巨大的诱惑力。掏钱买本书看看,或花钱去听听报告,开阔一下思路,也未尝不可。但千万不要抱象张会祥那样把孩子培养成“神童”的奢望。因为你不是张会祥,你的孩子不是张炘炀,你没有张会祥那样的本事和经历,你的孩子更没有“神童”张炘炀的智商。 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教育“神童”的秘诀对普通孩子究竟有多大作用,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此类“秘诀”,虽可借鉴,但无法也不可能“复制”,却是明摆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