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经楼是我爷爷牵头建的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8:52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
□金陵晚报记者刘泱实习生杨乐 【金陵晚报报道】老地名对于年长一点的南京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道路或者建筑的标识,而是承载着一段回忆。昨天,不少年长的读者打进热线,他们认为,南京不少老地名都脱胎于老的建筑,老地名“复活”,老的建筑也应该重建。 希望复建冶山道院 76岁的刘国兴老先生现住在大王府巷。他告诉记者,自己1930出生在冶山道院。现在,“冶山道院”是个小区的名字,但刘国兴出生的时候,冶山道院这个建筑还在,古色古香的,看上去就和传统的庙宇很像,也是一进一进的房子,很漂亮。刘国兴还记得里面有棵很大的白果树,两个人抱都抱不过来。1937年日本鬼子进了南京,冶山道院就被烧毁了。 刘国兴说,现在只有七八十岁的人才见过冶山道院,他身边知道这个的人最多也就四五人。如今冶山道院的原址已经变成了一家菜馆。刘国兴希望能够恢复冶山道院这个古迹,因为春秋时期,建于冶山之上的朝天宫曾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铸造兵器的地方,又称冶城。而冶城,是见诸记载的南京城的最早名称。这样一来,恢复冶山道院还是很有意义的。 盖唱经楼为了改风水 “鱼市街唱经楼是我爷爷牵头建起来的!”读者周家美女士激动地告诉记者。 周家美告诉记者,当时南京有两家餐饮店很有名:城南的永和园和城北的中华楼,她们家就是开中华楼的,店就在鱼市街,算是这一带的大户人家。 清同治年间,周家美的爷爷是鱼市街的“甲长”,周家美说,这个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的居委会主任。当时,鱼市街十分热闹,但有家商店老是失火。周家美的爷爷就找风水先生来看,先生说,这个店的位置叫“剪子口”,吉兆营和卫巷是尖刀把子,剪刀头则是现在的丹凤街和唱经楼西街,所以容易出事。听风水先生这么一说,周家美的爷爷就牵头,召集附近的居民店家募捐,建了一座唱经楼。爷爷是安徽人,所以还从老家弄了一块贡砚压在楼下面。 “破四旧”的年代,唱经楼变成印刷厂的车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一带拆迁,唱经楼也随之消失。周家美说,以前觉得从鱼市街到丹凤街要走很久,现在路拉直了,走几步就到了,但是那种韵味也没有了。 地名专家薛光告诉记者,现在丹凤街一带有“唱经楼小区”,属于老地名移植的做法,这也是“复活”的一种。但是对于冶山道院、唱经楼这些有故事的老建筑,如果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立项重建,也将是南京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编辑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