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少年体质下降与奥运金牌飙升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9:03 四川新闻网 |
周士君 教育部体育司负责人日前透露,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为学生肥胖率迅速增加,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六成,高中生为七成六,大学生高达八成三。同时,随着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的持续增长,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在持续下降。(《 三秦都市报》8月20日)与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形成强烈反差和鲜明对比的,却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上捷报频传,奥运金牌直线飙升。中国体育代表团从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15枚金牌,到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32枚金牌,中国不仅取得了金牌量的丰收,更获得了质的突破。体育业绩如此辉煌,为何青少年的体质却持续下降?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中国青少年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至少说明举国体制下的“精英体育”,与整个国民的健康状况并没太大联系。 比较一下其他国家的情况。俄罗斯备战雅典奥运会4年的体育开支,累计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每枚金牌的成本仅为2500万元人民币。对于日本和绝大多数欧美国家而言,政府在奥运会上的投入几乎可忽略不计,因为他们采取的是“民间体育”投资模式,国家只投资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则下放到民间。如果把举国体制培养精英的钱用一部分到大众体育上,中国少年何至未老先衰? “精英体育”本应对大众体育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但在金牌战略之下,过于注重对“精英体育”的投资而忽视了大众体育,两者之间就会产生矛盾,以至于许多学校竟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地或设施。 “投资动辄千百万,凭空撑起一个体育项目,只为了参赛夺金挣面子,这样的事情可能只有刚性的‘金牌体育战略’的国家才能实现,比如中国。”旅日学者林思云如是说。 “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论述。一边是奥运金牌直线飙升,另一边却是亿万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成为这样的体育大国,对国民有多大意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