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换个角度看"大学生重读中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9:57 浙江在线

  近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一名名叫汪洋的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在工作3年后,来到该校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中专生。此事引起轰动与争议。

  “大学生重读中专”对汪洋来说,只是一次正常的个人选择,因为他大学念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不好找工作,而他发现技术性强的工科专业,即使中专生都很吃香,尤其我国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十分短缺,于是,作出常人难以理解的重读决定。

  市场真是一只奇妙的调控之手,它影响并引导人们重新自我定位,趋利避害,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重读中专”不仅不该受质疑,反而值得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毕业生们借鉴,毕竟个人应适应市场,而不是让就业市场去迁就个人。

  然而,舆论却不是这样解读的。看看网民跟帖,就知道大众很自然地从“大学生重读中专”引申出“读大学真没用”的结论,并义愤填膺地开始又一轮否定大学教育。

  不能说这样的解读是理性的,因为它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并不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重读中专,即使很多大学生重读中专,也无法证明大学教育“已经一无是处”,就连汪洋也坦言:“大学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没有大学四年,我觉得人生有些残缺。”

  当然,大众的质疑也并非无的放矢,日益高昂的大学收费与大学生就业艰难的悬殊反差,已让百姓按捺不住要借“大学生重读中专”的个案抒发心中的不满。我很理解这种集体性情绪,普通家庭倾其所有供孩子上完大学后,却发现大学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居然不如中专生,能不对大学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吗?

  可以说,大众真正质疑的是目前大学教育的高投入低产出。与之相呼应的是,前不久中青报作了一个调查,发现34.1%的大学毕业生“后悔上大学”——同样地,他们不是对上大学不满,而是不满于上大学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虽然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不全是大学的错,里面涉及复杂的原因,但我担忧的是,如果“大学生重读中专”一再上演,它无疑将像瘟疫一样,在社会繁殖极端化的“大学无用论”心理,受此影响,老百姓不再视送孩子上大学为必然途径。


作者: 肖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