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晶报:“能留下什么”才是节约的最高境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4:20 四川新闻网

  李克杰

  今年夏天,全国各地高温频现。在面临难耐的酷暑,电网经受严峻考验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再次重提节电话题。

  其实,节约用电并不是高温缺电情况下的一时应急之策,它是每位公民日常生活中

时时面临的问题,更是在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和国家长期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但如何培养公民的节约意识,提升百姓的生活境界,使包括节电在内节约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却是一个十分现实的社会课题。

  “节约,我们能得到什么?”似乎是一个与节约与否有密切关系的关键问题,因为人的活动动机往往是追求某种利益和满足某种要求,否则就不会产生作出某种行为的冲动,更不会使某些活动和行为付诸现实。节约也不例外,如果百姓不能从节约中获得利益,或者利不能大于弊的话,谁也不会树立节约意识。看得见的直接利益,是节约的最基本动力。

  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节约仅停留于“我们能得到什么”这个层面,那它的号召力是非常孱弱的,因为它无法解决以下难题: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当我们不屑于因节约而省下的那点利益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把节约当成美德,更不会使之成为生活习惯。这也正是一些人“想节电都难”的深层原因。

  在笔者看来,把“节电,我们能得到什么?”换成“节电,我们能留下什么?”,那才达到了节约的最高境界。一方面,随着大多数人都富裕起来,节约省下来的金钱和财产对他们的生活变得无关紧要,让他们不屑一顾,在这种情况下,“节约能得到什么”对许多人已经没有吸引力,不能成为节约的最直接动机了。另一方面,“节约能留下什么”主要侧重于为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能源,它的现实基础是“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和“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人类共识。因为我们这一代消耗的能源越少,就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得更多,否则,就是吃子孙粮、断子孙路。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世界生存的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富翁还是穷汉,你都没有理由浪费能源,节约是每个公民的道义义务和社会责任。

  我想,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促使公众把“节约,我们能得到什么”转变为“节约,我们能留下什么”,那将大大提升它的号召力,化解公众思想意识中的许多节约难题,使百姓的节约意识上一个层次,建设节约型社会也能减少许多阻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