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被拆古建筑或藏身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5:01 南方新闻网

  被拆古建筑或藏身博物馆

  文化部门透露将在古元博物馆附近建新博物馆,市民担心迁后重建没神韵

  山场村的命运

  珠中澳文化经济始祖地山场村拆迁引发媒体高度关注。其古物毁损与流失情况严重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珠海市高度关注。据了解,几天前,经过珠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区文化局与开发商、山场村协商,最终达成协议:北帝庙原地保护,将吴家大祠堂、鲍氏祠堂及鲍俊故居保护性搬迁至石溪公园门口、古元博物馆一侧,建一个新的博物馆。

  【文化部门】

  拆迁队伍将会足够专业

  珠海市香洲区文化局局长黄剑萍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段时间以来都在忙于山场村的古物保护等工作,目前已经与开发商达成了一致意见,打算请专业的有资质的拆迁队伍来保护性地拆除北帝之外的21处古建筑。将一些有价值的古建筑构件等完好保存下来,先运到别的地方,日后或将其放到新博物馆,或者以后就近复原。拆除21处古建筑谁来掏钱?她说,保护性拆迁费用估计要40多万元,文化部门本身没有这笔费用,正在想办法筹集。据记者从开发商处获悉,目前公司董事会正开会商讨此事。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场村古物流失原本就严重,几天前,得知政府部门将加大保护力度时,不少“棒棒军”和偷窃古物的“黑手”上演“最后的疯狂”,甚至连沾满泥巴的破碎陶瓷等物件都被拉走。

  对此,黄剑萍也深感痛心。她说,近来他们不断接到来自街道办、居委会和村民的举报,说有人擅自拆卸山场旧村古建筑的构件,他们也现场拦截了好几宗,及时将一些被盗、被拆后堆放在村后头的物件拿了回来。事实上,在拆迁开始后,区文化局已派专人到现场监督,防止文物破坏和流失。

  不过,她说这种情况应该可以得到遏止,目前区文化局已经和山场居委会进行过协调,综治员巡查力度将加强。另外,香洲区文化局已在22处受保护的文物单位内张贴了300多张“严正通告”,呼吁不得擅自拆卸、破坏古建筑及其建筑构件。

  【市民质问】

  拆前为何没有保护计划

  尽管来自文化部门的消息让人看到了遏止古物流失的希望,但还是有不少市民发出质问,改造之前为什么没有一整套的保护计划和具体措施?

  一位珠海网友称,古物毁坏和流失现状令人扼腕叹息。对于一个具有如此价值的旧村以及那些古建筑,在改造开发过程中,直至发生人为损毁古建筑、抢盗文物的事件,那一纸所谓的“严正通告”,以及“派出专人加强巡查和监督保护”等等,是不是来得晚了一些?难道在改造之前不应该有一整套的保护计划和具体措施的吗?当那些最有代表的建筑构件都被盗走之后,无论是原址“保护”还是迁址重建,这些建筑的神韵还在吗?它们还是本来的它们吗?

  市民刘军也唏嘘不已。他说,为什么做这些有意义的工作的,总是民间人士?

  ■保护建议

  香洲区委新闻秘书叶少苏:

  建座城市历史文化公园

  可以将拆迁下来的建筑材料打造成一座城市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将旅游、休闲、教育诸多功能集于一体,展现为城市历史风貌的旅游景点。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历史资源,也增加了旅游内涵。该公园可以精选宗祠、庙宇、重要道路街区等有代表性的建筑来布置,以呈现村落历史布局和不同历史阶段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这样可以给游客展现珠海城市发展历史清晰的脉络。

  北师大教授李奕哲:

  古迹可成为小区一部分

  保护文物古迹和城市建设其实二者可以双赢。首先在开发的时候,就应该先把保护文物考虑进去。把有价值古物建筑等保留下来再加以利用,再加以修路、绿化等辅助设施,把文化古迹作为小区的景点成为小区的一部分,进行旅游项目的保护性开放。尤其是有特色的建筑群可以发展工艺品、餐饮、旅游、民俗游等配套旅游,走岭南民俗路线。

  ■焦点回应

  珠海市改建办:多部门决定拆迁方案

  山场村拆迁的具体背景到底怎么样呢?改建方案是如何出炉的?

  珠海市改建办有关人士透露,2000年“4·14”特大暴雨袭击珠海之后,改造城中村问题就被提上日程。是年6月,珠海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各类会议的反复论证与研究,慎重作出决定:对香洲区内的26个城中旧村全面改造;市政府成立改建领导小组,由其时的一位副市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香洲区。山场村的改建和拆迁方案——包括北帝庙原地保护,将吴家大祠堂、鲍氏祠堂及鲍俊故居保护性搬迁等也是经过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多次讨论等做出的决定。不过该人士承认,在山场村进行具体拆迁时,珠海市改建办就没有介入了,因为在拆迁方案敲定后,常规拆迁主要由开发商来负责。牵涉到文物保护的事宜主要由文化部门来处理。

  开发商:标书规定拆迁21处古建筑

  在这个拆迁过程中,对于古物毁损和流失,开发商是否有责任呢?山场村开发商五洲房产有限公司昨天首次接受本报采访。该公司一位负责人称,2001年9月12日,公司提供的方案中标。标书中明文规定,北帝庙之外的21处古建筑进行拆迁。在改建开始后,古建筑以及古物保护,包括请什么样的专业拆迁公司,如何保护性地拆除拆迁,用什么样的技术都由文化部门来负责。他说,事实上在山场没有进行改建以前,古物的修缮和保护主要由山场村以及房屋的业主来负责。由于古建筑里外来人租住的多,所以毁坏和流失严重。

  ■记者手记

  城中村改造须更尊重法律

  山场村等城中村改造,致使古物流失严重。古物聚集的翠微和前山旧村,是否会遭遇同样命运?这是无数市民担忧的事。如想改变其命运,关键在于民意和行政力量能否旗帜鲜明地祭起文物保护法之旗,规范开发商的行为,为珠海留下张珍贵的历史底片。

  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在城市拆迁之前,应由文物保护部门组织专家,集体拍板决定古物保护与非保护的范畴,以及哪些古建筑可拆与不能拆。而不能由开发商搞独立王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然而,透视山场村拆迁的过程,主动权似乎完全为开发商掌控。是文物保护部门不懂法律吗?肯定不是。问题的根本即在于,急于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浮躁,已经让掌控开发权的某些人,漠视了那些历史破瓦断砖对于历史传承的意义。相比之下,文物保护部门则处于弱势一方。文化部门称,原希望能出台一些规定保护古建筑,即使拆除,也可由博物馆收藏一些构件,但珠海所有列入改造的城中村拆除时,都没有通知文物部门。珠海的“城市之根”正在被毫不留情地斩断。

  事实上,珠海并非文化沙漠,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汉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曾让这里大显辉煌。到了近代,珠海更是名人辈出。正因为有了这些历史文化的光辉,所以今日方有“文化珠海”发展战略的提出。

  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步伐,是珠海传承珠海精神,再写历史新篇章的表现。但传承并非形而上的“破旧立新”。以完全抛弃历史底片,毁坏古物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这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不负责任。

  采写:本报记者胡明发实习生张定玉潘惠虹摄影:本报记者文波

  图:

  除北帝庙被原地保护外,别的古建筑将不得不告别这块土地。

  北帝庙内古碑上的文字,见证着山场村古老而厚重的历史。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