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百花齐放、锐意进取的匈牙利华文媒体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7:00 新华网 |
新华网布达佩斯8月21日电(记者杜逾舸)为期3天的欧洲华文传媒协会第七届研讨会21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闭幕。来自欧洲15个国家的近4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会,共同探讨了涉及海外华文媒体发展的多方面问题,促进了欧洲华文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匈牙利华文媒体百花齐放、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风貌。 百花齐放各显特色 匈牙利是个仅有1千万人口的中欧国家,据匈牙利官方统计,在匈牙利的中国人不到3万,而中文报纸和杂志却有10份。创刊于2000年的中文报纸《布达佩斯周报》总编辑吕鹏飞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布达佩斯周报》积极寻求与匈牙利公司及在匈跨国公司的合作,利用中国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整合资源,为报纸的发展拓展空间。 他说,报纸与跨国公司亚洲中心合作,报纸负责亚洲中心的广告、宣传、与中国有关的公关活动以及市场开发工作,亚洲中心则为报纸提供办公场地、合作伙伴和赞助。在报纸采编业务方面与中国成熟的媒体及其他国家华文媒体合作,进行新闻交换。 《市场报》已有10年历史,拥有像匈牙利法规解析、匈牙利经济动态、匈牙利华人动态、匈牙利文化与消费、周边国家简讯、关注欧盟、经营之道、海外华人动态等专门针对匈牙利华人读者的栏目,可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都很强。 据《市场报》记者唐云峰介绍,2004年5月匈牙利加入欧盟,各项政策和法规变化较大,为了让匈牙利华商和华侨华人及时了解这些变化,《市场报》特别聘请专业人士翻译撰写有关法律法规解析并连续刊发,为旅匈华人华商及时调整经营方式提供了最新的资讯。截至目前,《市场报》共编译匈牙利法规及法规解析约110万字。2004年3月,得知匈牙利加入欧盟前将对部分无合法居留的外国人进行有条件特赦后,《市场报》率先报道这个消息并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就匈移民局有条件特赦事宜和读者关心的若干特赦问题多次专访了移民局法律顾问及有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报道,使有条件获得身份合法化的华人打消顾虑,及时依法递交申请。在此期间,《市场报》几乎成为了特赦问题咨询顾问。 创刊于1999年的《欧亚新闻报》也有一套竞争“秘籍”,那就是精心确定受众群体,针对匈牙利华人以新移民为主,以及多来自中国福建和浙江的特点,开辟了闽台专版,向海外游子介绍家乡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贸信息等读者最为关注的新闻。 从2005年6月开始,《欧亚新闻报》与中国《新民晚报》合作,开辟了《新民晚报》匈牙利版。从而实现了与中国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媒体开展实质性的密切合作。报社聘用在匈牙利的中国访问学者和在匈牙利大学任教的中国教师为报纸撰写专栏,这种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举措大大提高了报纸稿件质量,赢得了大批读者。 着意开拓注重创新 《新导报》总编滕维杰的办报口号是:挑战传统保守观念,领导前卫开放潮流。《新导报》是以年轻人为主的娱乐性报纸,在创刊的同时就推出了网络版,还在匈牙利华文媒体里首先将报纸免费发行。《新导报》经常进行读者调查,积极听取读者的建议和意见,并聘请年轻人为编辑,使报纸保持青春的活力。 滕维杰说,报社在度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后,考虑到作为一个华文媒体在当地社会应该起到的作用,开始探索和实践提高自身价值的途径以及树立对社会负有责任心的良好形象,以此赢得人心和更多的受众。为此,报社积极报道华人社团和中国使馆活动,并主动出击,宣传中国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参加公益活动。报社利用语言优势,与匈牙利总统府、总理办公室、外交部等各部委机关和文化单位建立联系,积极参与采访,使匈官方机构知道华人当中有传递信息的媒介存在。同时,聘请专职记者采写匈牙利新闻,聘用专业翻译编译新闻稿件,还与新华社、中新社、《瞭望》杂志、《环球》杂志等中国媒体合作,建立供稿机制,并且购买匈牙利题材的专著在报纸上连载,以此提升稿件质量和报纸品质。 (小标题)精心抚育《欧洲丝绸路》这个双语“孩子”今年在匈牙利华文媒体中多了一份双语杂志——《欧洲丝绸路》。这份双月刊彩页免费杂志的出现引起了匈牙利华人社会、匈牙利政府以及有关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2004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匈牙利期间,中匈两国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匈双语学校的备忘录。当年9月,双语学校正式开学。一直关注中匈双语学校发展的华人纳吉·麟女士受到启发,打算打造一个中国人和匈牙利人可以共享信息资源的平台——创办一份中匈双语杂志。 纳吉·麟女士在接受专访时说,《欧洲丝绸路》杂志的读者群主要是匈牙利国会议员、中匈两国政府官员、外交官、在匈华侨华人、公司企业、旅行社、学术研究人员、语言学习爱好者以及对中匈双边贸易感兴趣的商人等,从去年秋季开始筹办,聘请了匈牙利资深编辑、摄影师、译员,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负责组织中国稿件等事宜。杂志中介绍中国的文章由匈牙利的编辑根据选题设计题目,并按照匈牙利人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撰写;有关匈牙利的文章则依照中国人关心的问题组织稿件。 纳吉·麟女士1986年来到匈牙利,一直积极参与华人社团的工作。身为匈牙利一家电视台股东之一,她还积极参与制作宣传中国的电视节目。由于丈夫是匈牙利人以及自己比较重视学习和修养,纳吉·麟女士具备中文和匈牙利语双语优势,她认为创办《欧洲丝绸路》双语杂志是学有所用。纳吉·麟女士坦言,杂志工作量巨大,为了办好杂志,自己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对于《欧洲丝绸路》倾注了比抚育自己孩子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尽管如此,读者的反馈、朋友的鼓励、行家的肯定,业务伙伴的不断增加还是让纳吉·麟坚定了把《欧洲丝绸路》办下去的决心。 正是这些华文媒体人的艰苦创业、努力拼搏,才有了匈牙利华文媒体繁荣发展的今天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他们的辛勤工作为远离祖国母亲的游子创造了一个精神家园、在中国和匈牙利之间架起了沟通之桥。这些媒体的力量不但影响着华人社会,也影响到匈牙利主流社会。他们各有特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竞争和分歧,也有合作与互补。一路走来,各有辛酸,也各有精彩,他们都应该赢得掌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