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永无止境的追寻记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贾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20:54 人民网

  1980年底,经过5天6夜闷罐车行军,一批山东新兵被运到了中越前线。

  那年,贾永还不满17岁。前线的阵地上,贾永在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炮手的同时,写作生活也在不觉中开始了――与前线大多数士兵“作者”不同的是,他径直选择了新闻。

  从一名前线参战的新兵到今天的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24年的军事记者生涯对

贾永来说,仅是一个尚未完成的马拉松:尽管已四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但这位新华社高级记者依旧是那副天生的不满足――

  “这,也许是永恒的了。”他说。

  ●“突出重围”

  2004年10月,荣登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榜首的贾永,在领奖台上道出了他对新闻写作的敬畏:“新闻永远是一项求新的事业,哪怕一点点的重复或守旧都会令她失去她特有的引人之处。”

  24年前,年轻的贾永对新闻还没有今天这般深刻的见解。不知道是当兵前的大量阅读经历还是特有的新闻悟性帮了他的忙,他成功了。

  1985年,他的《追踪一首战地诗》在羊城晚报和解放军报发表。这是一篇以寻找流传在前线的著名诗作“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作者为线索、展示前线将士们的追求和精神境界的作品。尽管贾永最终也没有找到这首诗的具体作者,却成功地以巧妙的构思揭示了该诗的共同作者――前线将士。重大主题和新颖的形式使这篇报道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好新闻奖。

  一位戍边战士写出全国好新闻,这在当时同样是个新闻。他参加了当年的军队高考,巧的是,这一年高考作文竟是对一篇与《追踪一首战地诗》极为相似的作品的赏析。

  “生活远比想象丰富得多!”贾永说。战火中诞生的一篇篇作品让贾永从此确定了自己要从事的事业,同时也让他铭记:到新闻的源头去追寻新闻,永远是一名记者最基本的采写方式。

  一年后,南疆千里边防线再次迎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新闻系的学习并没有使贾永淡忘了中越边界这块培养了他最初的新闻兴趣的热土。这个暑假,他走遍了庭豪山、法卡山、金鸡山上的一个个阵地、哨所,写出了一组《东线日记》。正如连载这组报道的大连日报的编者按所说,“这是一束真正的战地黄花。”

  如果说此前贾永的新闻作品还过多地依靠“铁脚板”和新颖的形式取胜的话,那么,他在中国青年报实习期间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报道,则完全显示了一个成熟记者的思考和探索:《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部曲,跳出了纯粹讴歌或揭露的报道,从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上探究了这场巨大灾难的深刻成因,从纵向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横向的社会发展现实的交汇点上捕捉并突现主题。报道获得了1987年度全国好新闻特别奖,贾永也因此成为中国青年报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社长总编辑嘉奖殊荣的实习生。

  ●中国军人的塑像者

  贾永对人物赋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如果可能,他总是以人物来串起报道的链条――当然,成就也是引人注目的:从李国安到韩素云,从柏耀平到李向群,仅1995年以来,他就撰写了22个全国重大典型人物的报道。就此一点,国内新闻界恐怕也少有人及。

  2001年,中组部机关读过贾永撰写的《生死行程六万里》之后,专门邀请此文的主人公尹祥美进京作报告。600人的会场,竟有一半人流泪。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呼和浩特市的气温骤降到零下20摄氏度。冒着刺骨的寒风,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火车站,为突发重病的李国安送行。”一个全国重大典型就在这样一个不安的气氛中出场了。没有说教,极少议论,只是简炼感人的事实和史诗般的叙述,李国安其人其事尽在其中。

  韩素云的报道播发后,作家邵建武在《中国记者》上发表文章评论这篇获得新华社优秀作品奖的报道时说:“正是这幅本身没有斑斓色彩的素描,透露出生活固有的光彩与基调,让人感受到生命之树是如何把根须一寸一寸地伸向不尽源泉的,是如何把枝叶一片一片地铺向无穷长天的,并由此而回味自己,感悟人生。”

  事实上,早在撰写这些全国典型之前,人物报道已经是贾永的绝技了。

  “劳伦斯平端着望远镜,宛似一座伫立的石雕,紧抿的嘴唇显示出内心的焦灼。”“将军突然兴奋地大叫――”“望远镜里,顾伟存在机枪偶尔停顿的瞬间,猛地纵身一跃,踏着子弹落地爆起的碎石,跳入射击死角,紧接着一个敏捷的匍匐,逼近了敌堡……”

  直到今天,读这篇千余字的《跨国授勋》,仍会让人产生一种久违的血液奔涌的感觉。简简单单的一场迎外观摩表演,竟被贾永处理得风生水起、起伏有致、悬念迭生。王国维论及文字水平之高下时说:“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看《跨国授勋》的“意”,不仅赞扬中国战士的英姿勃发,还超越了国界,真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慨叹。再看作品的“境”,下笔传神,外部环境渲染与人物动态勾勒相得益彰――这才是贾永人物报道的真正过人之处。

  ●好新闻所没有写到的

  大雨如注,迷失了方向的贾永跳下炮车,企图辨别一下地形。除了向后转外,任意一个方向都可能撞到敌人怀里,或者踩中不知是敌人还是自己人布下的地雷。但是贾永并不打算回头。凭着在前线养成的直觉,他顺着一根电话线摸了上去,并幸运地摸到了连指挥所。

  在这个连队的短暂采访,他写出了《大炮上刺刀》和《“神眼”》两篇充满战地气氛的报道。

  同战地一样,最大限度地走近新闻,必定意味着某种艰难和危险。

  1996年,贾永带队进行跨越13省市的重走长征路采访,在水草地,汽车水箱震烂了――整个长征采访的万余公里中,三辆吉普车被用烂,光减震器就换了6个。此时,距目标还有120公里,离出发点还有80公里。要不是他福至心灵地想起了当地司机们流传的一个偏方:用烟丝沉淀可以堵住水箱裂缝,要不是他们都有嗜烟的共同爱好,很难预期他们会在草地里困多久。

  更为惊险的一幕发生在’98抗洪中。1998年8月16日下午5时,荆江分洪到了读秒的阶段。贾永率队冒雨向分洪区前行,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奉命撤离的部队和老百姓。无论人们怎么劝阻,他们的采访车一刻也没有停止向前。不料,在分洪区里,采访车抛锚了,方圆几百里,只有车上这5个人,而且,5个人竟没有一件救生衣。“每过一分钟都仿佛一个小时,我们纯粹是在等着洪水到来了!”

  他的采访组最终幸运地等到了撤离分洪区的最后一辆军车。前线指挥部的值班日志上,留下了这样两行记录:最后撤出分洪区的为5位军人。其中2位武警官兵,3位新华社军事记者。

  裹着绷带的潜伏采访,吸着氧气的高原采访,穿越雪崩泥石流的惊险采访……在24年的新闻历程中,究竟有多少次面临危险和考验,贾永自己也说不清。他记得的只有接近新闻时的亢奋和捏住事实时的激动。

  ●新闻战役的指挥员

  今天的贾永醉心于新闻的组织策划。他的名字几乎和我国十几年来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的报道策划连在一起:1996年东南沿海演习报道,香港、澳门回归报道,国庆大阅兵报道,2000年世纪大演兵报道,抗美援朝50周年报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报道……

  他把平常的军事行动策划成了新闻。

  ――20世纪最后一个建军节前夕,贾永带领20余位军事记者换上军装,走进14支军兵种队伍,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参与了部队行动,深入体验了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新华社通稿、网络稿、北京青年报14个整版的专稿,还有《深层体验中国军队》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军事新闻界首次大规模的体验性报道获得了成功。

  他把尘封于历史中的“旧闻”策划成了新闻。

  ――1996年,长征胜利60周年。对长征有着深入了解的贾永,从世界和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这一历史事件,并得出了“人类精神的丰碑”的超越国境和民族的主题。他组织了以“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为题的重走长征路活动,采访了红一、二、四方面军经过的13个省市,发稿100余篇,写出了《走近长征》和《走过长征》二本书,推动了电视片《红飘带上的花环》的摄录。

  “策划的魅力在于创新,在于通过创新来扬长避短。”贾永不是掌握现代技术的高手,但他无疑是领悟现代技术精神的高手。

  2000年10月,全军举行科技练兵成果汇报演示活动。贾永发现,这是一条大有可为的新闻,因为这是自1964年“大比武”以来,演练层次最高、运用技术最新、涉及范围最广的全军性联合演兵行动。

  那正是电视直播风光无限,而网络媒体又作为“第四媒体”粉墨登场的时候。贾永认为,对于这种带有浓厚保密性的军事行动,电视直播的无法过滤性和有限容量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限制,而这种限制无疑成全了与传统的纸质和声音媒体完全不同的网络媒体。

  贾永选择了网络同步直播。那一天,几乎所有网民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新华网。美联社、塔斯―俄通社、法新社、路透社,都在转发新华社的新闻。总参军训部的一位领导说,什么是速度与效率,新华社的报道为我们作了很直观的说明。

  “神舟五号”发射,仅10月15日、16日两天,新华社共向国内外发送文字、图片、图表500余篇(幅)。香港商报一位老总评价说:“新华社的报道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

  “到处都是新闻”,整天琢磨着同时打赢多场战争的贾永总是说,“只要有足够的记者,我随时能组织一场战役性报道。”

  这句话暴露了这位有着24年军龄的军事记者的军人个性。■

  (作者单位:新华社军事部)

  《新闻与写作》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徐志壮  白瑞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