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跟帖文化”的长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6: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跟帖文化”的长短
博 客看点

  张颐武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著多

种。

  张颐武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m/zhangyw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跟帖文化”开始流行。它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网上,而且逐渐扩展到纸媒,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现在网络讨论问题,由于往往是由纸媒先“爆料”,抛出一个话题。然后网上的“跟帖”再反应。“跟帖”有点像中国传统的“评点”,一两句话点明自己对于正文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这些“跟帖”往往是口无遮拦,臧否人物事件态度鲜明,观点清楚。骂要骂到骨子里,赞也要赞到心坎上,过去仅仅是在饭桌上和二五知己谈谈而已的事情,今天却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平台可以让别人都知道自己的观点。“跟帖”无需署名,几乎不必为言论负责,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过去称赞人写短文写得好,往往用“老僧寸铁能杀人”的说法称赞,其实“跟帖”才真正有这样的特征,真正可以寸铁杀人。现在许多文化和社会热点的形成,并不是在新闻报道发表或者文章发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帖形成了一种让任何人忽视不得的网络“公意”之后,一个“事件”就突然被凸现了出来。如所谓“铜须”的事情,如果不是“跟帖”的作用就根本不可能形成事件,而像“韩白之争”等,如果没有跟帖的影响,事情的发展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走向。“跟帖文化”最好地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也给了原来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太多社会发言机会的人一个最好的机会。现在沸沸扬扬的“草根”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跟帖”浮现出“群体意识”,显示了任何人不可小觑的力量。

  “跟帖文化”的特色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它的瞬间性,也就是在新闻或者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会有即刻的反应,立即就有好恶是非的判断,进行道德的批判。如果事件本身有“料”,就会立刻风生水起,变成一个大事件。由于是在互联网上,原来仅仅靠电视和纸媒难以传播的事情,今天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会迅速产生任何人难以控制的影响。其次是它的直觉性,网民的判断并不是依赖掌握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而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来推断。直觉印象的作用不可估量。一旦一件事让他感觉不爽,立即就会爆发激烈的言词。第三是群体性,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匿名跟帖谁也不会注意,但一旦来势汹汹,变成“公意”,而且会被视为“民意”,就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跟帖文化”有它的长处:它是一种文化民主的展现,也是公众发表意见的一个渠道。许多不良现象由于这种“跟帖”所体现的意见而受到了批评。它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舆论监督,让社会的一些问题和毛病在这种看起来虚拟却又有许多现实性的“公意”之下无所遁形。

  但这种“跟帖文化”也有自己明显的局限和问题。首先,“跟帖文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事实相当容易被扭曲,观点容易被误导,往往大家慷慨激昂了半天,原始的事实还没有根据,不仅浪费了大家的义愤,而且给当事人造成伤害。这其实也给某些人刻意地误导公众的情绪带来了可能性。其次,这种非理性使得公众理性讨论的空间反而缩小,往往两种或多种意见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交流。“跟帖文化”经常会压抑不同意见,让心里有另外看法的人看到势头不对就噤声不言。因为一旦变成了“跟帖”抨击的对象,往往就变成了道德讨伐的对象,最后使得不同意见消失。结果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后小资”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并不全面,就依靠拉高道德上的尺度来显示自己发言的合法性和力度,使得发言立于不败之地。而敢于讲不同意见的人变成了跟帖中道德不良的“小丑”,使得更多可能有专业意见或其他看法的人被“震慑”而沉默,甚至有人就迎合这种趋向,造成对于许多重大问题反而缺少真正的讨论。最近许多人批评跟帖文化是“网络暴民”,此说可能过于苛刻,但也确实反映出“跟帖文化”的明显的弱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