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就业:夯实民生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7:29 沈阳网-沈阳日报

  

就业:夯实民生工程
下岗职工通过再就业学到了技能,制作的工艺品、针织品摆上了展销会。李春山摄8月20日,一场超市卖场及物业人才专场招聘会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举行,整个招聘大厅内人头攒动,十分火爆。

  来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截至6月末,全市实名制就业17.7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686人、带动就业3807人,在全市937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至少一人就业的基础上,

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20万元,普惠制就业培训3.04万人,培训进城务工人员1.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背景资料]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府提出“确保20日内为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提供合适就业岗位”的要求,我市承诺“零就业家庭人员只要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工作不挑不捡,确保7日内实现就业”,有的地区提出确保3日内实现就业。今后我市零就业家庭也将“出现一户、解决一户、动态跟踪、稳定就业”。今年上半年,全市937户零就业家庭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要求的983人全部实现就业。

  [个人感受]“1988年由于单位不景气,经济效益不佳,我从单位离岗了。当时家中孩子小,牵扯了我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延误了找工作的时机。现在年龄大了,身体条件差了,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我最失望无助的时候,街道、社区伸出援助之手,千方百计为我找到了岗位。”

  ———和平区集贤街道太平里社区离岗职工刘英

  [专家点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健: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振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年龄大、技能少、健康差、底子薄”的零就业家庭。市委、市政府把解决这部分人就业和相对稳定就业,作为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重要问题。劳动保障工作只有立足于“关注民生,服务民众”,才能把握方向;只有放在沈阳大发展的格局当中,才能找准定位;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寻求突破;只有上下配合,左右联动,形成合力,才能再创辉煌。

  普惠制培训:培训与就业有效对接

  [背景资料]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开展用工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意愿调查基础上,整理出五类50个专业培训项目,确定64所培训单位。把培训重点放在第二产业和创业培训上,实现培训与就业有效对接。我市还积极推进6所万人职业学校之一的汽车学校建设。协调金杯公司制定了建校规划方案,帮助寻求合作伙伴,对新校选址做了进一步考察。同时,召开了“2006年沈阳市从业人员培训鉴定工作会议”,制定了我市技工学校招生和民办职业培训工作计划,对全市在职职工培训工作进行了部署。

  [个人感受]“过去,由于没什么技能很难找到工作。今年我参加了市里举办的电工培训班,拿到了电工证,现在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挣得还不少。”

  ———沈阳阳光物业公司李大明

  [专家点评]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晓南:技术工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能型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然而,技术工人素质构成的不适应性与总量短缺现象,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构成了“瓶颈”制约。

  由政府出资的对城镇劳动力进行“普惠制就业培训”,政府财力明显向技术人才倾斜。这弥补了各个培训机构因场地、设备不足导致的实训不够问题。完善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

  [背景资料]年初,我市召开全市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了对农民工就业要求和输出意向调查,建立了转移就业数据库。利用“送政策、送培训、送信息”三下乡活动,开展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实现了劳动力输出人员实名制管理,推动了我市劳务输出工作的扎实开展。同时,按照省政府要求,各级劳动力市场于5月30日前统一更名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全部挂牌。截至6月末,全市求职登记7.3万人次,推荐介绍2.5万人次,举办招聘洽谈会137次。

  [个人感受]“今年我们建立了一张反映社区居民就业动态的就业服务网络图。这张图对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可管用啦,通过电脑联网,一直接到市里、省里,谁家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一看就清楚。”

  ———铁西区沈辽东路社区党委书记胡玉荣

  [专家点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大学工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文祥教授: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由于各种原因,就业问题相当复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解决好就业问题,就难以顺利实现现代化。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未来展望]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

  业。在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本报记者田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