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守护三江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8:39 法制日报

  “天有大美而不言”恰好描绘了秘境三江源的山水风物.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作为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起着水文循环的初始作用,它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

  8月,记者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领略了白云深处冰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雄伟的高山冰川、湖泊星罗的盆地和河流纵横的宽谷。

  三江源区因蕴藏丰富的水资源而被誉为“中华水塔”,但是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三江源区的生态与环境日益恶化。雪线上升、冰川溶小、草原退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水源涵养能力的急剧下降,导致江河泥沙量增加、旱涝灾害频繁,直接威胁到长江、黄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的生态安全。

  为加大保护力度,青海省政府于2001年9月批准成立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区面积的42%。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青海省政府组织实施了三江源保护和建设工程,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三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休牧育草与生态移民等工程,截至目前已投资2.5亿元。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总投资75.07亿元,计划在6年内实施通过还草还林、水土保持、人工增雨、生态移民等措施,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为了恢复草原生态,青海省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8个核心区以及生态退化特别严重地区的牧民进行整体搬迁。实施移民的4万多名牧民正逐渐在城镇定居。预计5年后,三江源核心区将成为“无人区”。

  目前,三江源地区草原禁牧面积已达1665.85万亩,休牧面积19.76万亩,封山育林保存面积345万亩,植树造林保存面积405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5万亩,使黄河上游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总体下降30~50%,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平均减少10%。

  目前,随着保护区生态建设保护工程的实施,三江源恶化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渐好转,但由于这里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抗干扰和自我恢复能力低,三江源生态建设仍任重道远。保护好三江源,就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生生不息的美好家园。

  

守护三江源

  ▲三江源丰富的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近年来随着打击猎杀珍惜野生动物力度的不断加大,三江源区重新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图为黄羊、藏野驴出没在海拔4169米的大野马岭上。

  

守护三江源

  ▲经过还林还草、封育休牧等措施的实施,三江源区渐渐恢复了独特的江河、湖泊、沼泽湿地遍布的高原极地风貌。图为为青海省果洛州海拔4800米的巴颜喀拉山口附近,牧民们在规定的草场内放牧。

  

守护三江源

  ▲8月1日清晨,藏族一年一度的赛马会结束后,青海省玉树州的环卫工人们在巴塘草原上清除垃圾。由于政府各种保护工程的启动,使当地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守护三江源

  ▲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冰川融少、水源枯竭。在黄河源,从扎陵湖、鄂陵湖流出的河水经过不远处的玛多县时已裸露出河床。

  

守护三江源

  ▲搬迁到家吉移民村的土等一家人原以游牧为生,现在住进了政府给建的砖瓦房,靠挖虫草、做小生意,年收入2万多元。

  

守护三江源

  ▲政府为搬迁牧民修建的青海省玉树州拉秀乡家吉移民村定居房。目前,三江源区内已有近2000户牧民从高海拔地区撤离,入住移民社区。

  

守护三江源

  ▲日月山下,卓玛抱着心爱的小羊羔。提起以前放牧的生活,这位藏族姑娘还是有着许多怀念。近年来在政府帮助下,搬迁牧民逐渐向旅游、货运、商品经营等方面发展,生活也发生很大变化。

  

守护三江源

  ▲这条放置在青海湖畔,尚未建成的豪华游轮曾是一家旅游公司斥巨资打造的水上旅游项目,后因该项目将对青海湖造成永久性污染而被政府叫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