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补贴村医为契机力破农村医疗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9:15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

  本报评论员

  昨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强农村卫生站建设和落实农村卫生站医生财政补贴工作会议,规定从今年开始,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机

制,对我省经济欠发达的14个地级市及江门恩平市的农村卫生站医生予以补贴,每个行政村每年补贴1万元。补贴村医这一创造性政策的出台,目的是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切实缓解农村“看病难”问题。

  自2003年我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通过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医疗帮助。在这一机制下,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10元,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补10元,成立合作医疗基金,按比例为农民报销医药费。但由于定点医院偏少、报销不方便等诸多现实难题,这一机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民需要,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问题,但却难以解决“看病难”问题。尤其是一些小病、常见病,由于缺乏驻村医生,面临着“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着”的窘境。

  事实证明,农民需要村医,需要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不免使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我国实行过一段时间的赤脚医生制度。1965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现了大批赤脚医生,并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加上中西医并重的县级医院、功能完善的省市级医院,从而形成了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但是,在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之后,赤脚医生及其制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范的乡村医院机构。问题是,进入90年代,医疗成本迅猛增长,而农村收入却难以跟上,这也使得农村医务人员的薪酬长期处于低水平线。于是,许多村医开始另谋出路,导致农村医疗的人力资源日益稀缺。补贴村医,实际上就是要稳固农村医疗的人力资源,以此满足农民的日常看病需要。

  众所周知,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尚不完善,“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依旧困扰着广大农民。补贴村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重建初级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但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医疗难题,现在下结论尚为时过早。在一些边远农村,不仅面临着缺乏村医的窘迫,也面临着医疗设施陈旧简陋等困境。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医疗难题,任重而道远。

  补贴村医,在现阶段可以视为破解农村医疗难题的一个契机。先从增加农村人均拥有医疗资源量着手,增加农村医务人员的数量和提高其质量,待时机成熟后,以此为基础,推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使得农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都能享受到较大规模的医疗福利。这也符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时代背景。在这一背景之下,城市的医疗资源以及相关财政支出要加大对农民以及农民工的扶助,通过一系列新的医疗资源安排,逐渐使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城市医疗保障体系进行接轨。

  补贴村医是一件具有创造性意义的事件,但愿这样的创举越来越多,如此,农村医疗难题又何愁不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