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丧事和脱衣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9:21 四川在线

  丧事,本来就是做给活人看的节目。当然,人都是有感情的万物灵长,动点响器、做点法事,把丧事搞得悲伤一点,一面告慰亡灵,一面寄托哀思,也未尝不可。

  而央视《焦点访谈》8月21日播出“丧事上跳起脱衣舞”节目,说的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温泉镇,一些村里的农户在办丧事的时候,竟然出现了低俗不堪的脱衣舞。”世间有这等咄咄怪事,想来那死者如果不是热衷“烟花柳巷之事”,大抵是不怎么喜欢的,

如果相信佛家来世观念,那死者如何超生?

  毫无顾忌地得罪死者,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笔者所在的城市,就有将丧事办成麻将大会的惯例,有的地方出现了专业“替哭”的队伍,这样可以用表面的欢乐麻痹家属心中的苦痛,将悲伤的送别农成欢乐的盛宴,未必不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当然,我们这是内地,没有想到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江苏居然“开放”到这种程度。

  公然上演脱衣舞,不独对死者的亵渎,对生者也是污染,为国家所明令禁止。想当年三湘大地为全县人大代表上演“脱衣舞”,算是开了此类舞蹈公演的先河,只没有想到在逝者的灵前表演。而据央视报道,温泉镇的丧事“脱衣舞”大有泛滥和攀比之势,人们甚至坐了三轮车竞相前往观看。我国有句古话:羞死先人,面对奉献在灵前的如此舞蹈,这些先人们早不知死亡多少回。先人已死,自不必说,活着的人难道就一点不懂得“礼仪廉耻”?人们不禁还要问,精神文明建设了几十年,为什么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居然出现如此咄咄怪事?

  为此,不要一味责怪我们的农民。社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缺席是否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呢?以各种方法先富起来之后的农民,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基本的文化消费设施,无法熟练掌握现代文明,而捉襟见肘的传统文化常常出现断裂,以至于他们常常成为小品、笑话中的主角。政府没有投入活投入很少,家庭联产承包之后,集体已经成为一个空架子,单个的农户更不可能在文化设施上投入(千万必要以为建立了一两所希望小学,就算完成了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和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指标是看得见的物质,就缺乏对文化建设的引导和热情。硬件没有,软件缺乏,农民更没有意识,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可想而知。

  早先,还有遍及家家屋檐的高音喇叭,有走向窜户的草台戏班子,有扫盲的教书先生,今天,这些都成为故旧,农民在哪里去满足文化渴望和文化诉求呢?或许,有着悠久历史的丧葬文化和烙印十里洋场的“脱衣舞”才成为一种最蹩脚也是最满意的搭配。

  我们在城市大兴土木、文化搭台,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农村,那些可怜的目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