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商业贿赂为何六成公众没信心 媒体析因开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09:55 中国新闻网

  财经漫画:向商业贿赂开刀中新社发 唐志顺 制图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8月23日电 《检察日报》今天刊发题为“治理商业贿赂:走出信心不足泥沼”的评论员文章,对反商业贿赂公众没有信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提升公众信心的四点建议。

  近日,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与中央党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编辑部进行的调查显示,六成公众对反商业贿赂的成效信心不足。文章指出,这一数据值得警惕,但不足为怪。道理很简单,对任何一种新事物的接受都会有一个过程。更何况,商业贿赂由来已久,并一度成为“潜规则”,如今提出治理,公众难免担心政策的稳定性,因而抱着观望和怀疑的态度。

  文章说,这项调查,其实只是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任重道远的一个“注脚”,不是否定、放弃这项工作的理由。当务之急,是通过这项调查梳理一下思路,从公众信心不足的原因中,找到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着力点”。

  四大原因让六成公众信心不足

  文章分析说,原因还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商业贿赂最严重的行业和领域常常属于政府干预较多、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商业贿赂造成的不公,使公众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廉洁产生了更多的疑虑。

  其二,商业贿赂成为某些人“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甚至衍生了畸形的“腐败民俗学”,使坚持廉洁者则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这对公众的信心是一个考验。

  其三,由于商业贿赂在目前的法律规定中不明确,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导致司法实践出现偏差,社会舆论导向不一,公众无所适从,信心动摇。

  其四,商业贿赂案件的查处主要依赖知情人的举报,知情人有无信心和积极举报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对于举报的保护和激励措施非常乏力,导致公众对举报缺乏信心。

  找到了症结,也就不难开出处方

  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以政府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政府机关的公信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公众有理由相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绝不可能是“一阵风”。

  其次,应对“腐败民俗学”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干部和群众中培养起“知耻明德”的风气,形成“廉荣腐耻”的共识。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结合各地特点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这些工作坚持不懈,必收实效。

  第三,完善立法,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立法层面上还有欠缺——例如,商业贿赂和正常经济往来的边界在哪里?并不明了。执法部门都在摸索,公众如何能信心百倍呢?令人欣慰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已经研究起草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并在近日进行了论证。随着有关司法解释的出台、立法的完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必将逐步深入。

  第四,落实和完善保护举报人制度,建立对举报人的奖励机制。贵州省日前出台的《治理商业贿赂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办法(试行)》规定,对经查证属实的举报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泄露或公开举报人信息。类似的政策保障一旦落实,必将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商业贿赂形成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在治理过程中,要利用新闻宣传阵地,提高引导舆论的艺术,鼓舞公众对反商业贿赂的信心。

  文章最后总结说,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任重道远,要提升公众的信心,就应当调动全员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让商业贿赂真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都打。(姜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