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林改好不好,林农说了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2:57 大江网-江西日报

  

“林改好不好,林农说了算”
8月20日,铜鼓县温泉镇凤山村林农与绿海木业公司补签山林流转林权让利协议。本报记者杨继红摄 全省林改试点工作验收,铜鼓县综合评定居全省前列。8月20日、21日,记者在铜鼓县采访,途经处,路旁的林木郁郁葱葱,溪水清澈透明,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林改好不好,林农说了算”,记者因此走访了众多林农——

  —村民管护山林的积极性更高了

  行走在铜鼓县的山村,与普通的林农交谈,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分到了山地的林农们,其内心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都有一种“手中有林心中不慌”的踏实与自信。“听说毛竹价格又涨了”、“你们家今年造了多少亩林”、“我想把山养好了,再来砍伐”……“耕山为田”的林农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三都镇大槽口村位于铜鼓县的东南方向,村里有700余人。30多岁的陈小明是该村龚家坳自然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林改前,他家7口人有山林40多亩;林改后,山林面积增至60余亩。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按照县里分配的指标,他家里今年砍伐了400多根竹子,平均每根卖到了14元,比林改前多卖了6元,一下子多增了2400元收入。他说,以前村民只有管护责任,没有收益权利,现在山林是自己的了,管护起来也就更有劲了。

  山林分散经营,如何有效地防虫、防火和防盗?今年3月25日,大槽口村村民自发成立了“三防”协会,目前拥有会员177名,并通过选举产生了会长、8名信息员和25名代表,由会员代表组成森林管护巡逻队、森林消防队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急队。会长卢华新向记者介绍,协会成立不到半年,总共查处了6起盗伐行为,纠正违章野外用火4次,上报森林病虫害虫情2次。下一步,协会打算组织村民统一植树造林。

  目前,铜鼓在全县推广“三防”协会山林管护模式。

  林区分配权由农民说了算

  与湖南省浏阳市交界的排埠镇永丰村,因村主任李光华在林改中积极调处山林纠纷而在全省林业系统赫赫有名。去年9月,该村林改工作圆满完成,林权证发放率达100%。国家林业局和省领导都曾到该村考察调研。

  8月20日下午,李光华拿出村里保存完好的解放初“土改”、上世纪80年代初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和此次林改的档案材料,逐项向记者介绍村里情况:村里有8个村小组,600余人,1.4万亩山林,每年可出产毛竹2.5万根、杉松杂木300立方米。木竹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林改涉及每户林农的切身利益。永丰村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创造性地将决策权交给村小组,让群众决定各自林改的方式方法。

  前来村委会办事的上村村小组长兰基贵回忆说,林改之初,村里都人心惶惶,有的怕“推倒重来”,有的怕山林分配不公。后来,村里让各村小组村民开会,亮出各自的意见。经过几番讨论,村民们达成共识:自留山不进行林改,村小组不留集体山,优先解决无山户和少山户的问题;出山户可自己决定拿出哪块山林,无山户和少山户则无权挑选。为了减少纠纷,村里涉及林改的每件具体问题则由村民投票决定,每家户主都到场开会,以投票表决确定林改方案,每人都要签字。他说,“会上会有激烈争论,一旦讨论通过,会后的纠纷就少了。”

  林改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说到此次林改的成效,兰基贵连用了3个“更”——山林面积更准确了,毛竹林木价格更高了,村民之间的纠纷更少了。

  由“要我造林”变“我要造林”

  早就听说过谢忠仁的名字,他是铜鼓县有名的造林行家。1982年至今,这位曾经获得过省劳模、全国绿化奖章等10余项荣誉的老人共造林4万多亩。但是,接过谢忠仁的名片,记者暗自有些吃惊,很难将眼前这位年近7旬、皮肤黝黑的老人与“江西铜鼓县诚科造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联系起来。

  也许是看出记者的疑虑,谢忠仁开始介绍他成立造林公司的缘由。“去年林改基本结束,山林分到各家各户了,许多人外出打工,没有时间造林;有些林农想加快造林速度,可又劳力不足;一些企业家开始投资山林,他们有资金,但没有技术,我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空白点。”

  今年7月,在县林业局的支持下,谢忠仁和他人合作成立了造林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拥有员工300余人,成为宜春市首家造林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一个月以来,已签订合同500余亩,新造林100多亩,正在洽谈的造林合同有3000多亩。

  正如谢忠仁所言,许多企业纷纷在铜鼓投资造林:铜鼓县江桥竹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形式,出资20万元无偿资助4000亩毛竹林改造;创维集团一位铜鼓籍的副总投资2000万元,回乡购买了4.3万亩山林经营权;铜鼓县木材加工的龙头企业绿海木业投资3000万元,购买10万亩人工林,计划每年投资250万元,更新造林1万亩。

  李光华告诉记者,普通林农也从山上看到了希望,敢于投入,舍得投入了,由过去的“要我造林”变成了“我要造林”。今年以来,他们村造了500多亩毛竹林、200多亩杉木林,山上补种树苗3万多棵。而林改前,永丰村总共只造了1600余亩。永宁镇钩鱼村20户农户联合起来,投资60万元对1600亩毛竹进行高标准改造。林农造林热情空前高涨,树苗成了抢手货。今年上半年,铜鼓县林业部门引进1.2万棵杨梅树苗,货未到就被预订一空,许多林农还要求追加树苗。

  本报记者李冬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