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涸泽而渔《红楼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3:04 东方早报

  决定投资重拍《红楼梦》的消息终于传来,投资者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四大名著中,就内地目前的三维动画制作水平,还低劣得无法让观众对《西游记》的重拍版本服帖。《水浒》和《三国演义》全是男人的戏,尤其是这种还要千军万马一块儿演的戏,不仅难拍,成本高,而且不讨巧。数来数去,就数《红楼梦》这个柿子最软最好捏:第一,它讲的是俊男美女谈恋爱的故事,容易引起时尚观众群和广告商注意;第二,它充

斥了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而这一向是我们的社会津津乐道的市井话题;第三,它的戏份能做到偏重于容貌扮相而轻演技,这适合偶像派演员上场,同样更容易被媒体驾轻就熟地炒作。

  投资如此有把握,接下来只要拍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胡玫,能将一亿元物尽其用,把二版《红楼梦》拍到尽善尽美就行了。

  作为导演胡玫,显然她不仅仅有驾驭历史题材的雄厚实力,还具有问鼎文化题材的强大野心。然而不幸的是,她似乎将这次导演行为理解成了寻求艺术上的突破,所以竟然还想试图在文化层面上对《红楼梦》做出更精到的阐释。她的这个想法本身就有两点不可靠:第一,整个本子的拍摄基本就是一场商业运作,她将会发现有很多地方必须屈服商业运作的规律,比如让演技蹩脚但人气很旺的明星来担当某些重要角色;第二,由于中国的文化考古学和文学批评在古典文学方面,依旧处于闭门造车阶段,那些红学家因为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其研究成果基本都属于释义学循环,胡玫想要有所阐发,无疑是想在一堆废字烂句上建大观园。在这样的基础上,想通过电视剧这种大众媒体,来传播古典文化的某些遥远的精神,结果可能是不被误解,就被误读。

  可以说,胡玫和所有中国一流的电视连续剧导演一样,在题材上,发挥的空间很小。大家都小心翼翼,包括审查他们报选项目的部门也一样,于是就只能往汉唐明清的“宫廷戏”、“青天戏”之类的历史题材里去使劲靠,实在靠不上,还有最后的杀手锏张纪中,让他再接再厉多拍一些有中国特色的魔幻电视连续剧。

  文化市场的保护有其合理性,但保护不等于封闭,假设让那些国外优秀作品同台竞技,中国的电视连续剧的竞争力又在哪里呢?陈词滥调的“辫子戏”还拿得出手吗?文化产品同样不可以永远关起门来耍大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而中国的那些投资商,在一个畸形的受保护的竞争市场中,见风使舵成了能保证其商业成功的一样法宝。他们审时度势,明明知道一窝蜂拍古装戏不好,但既然中国收视时间这盘大蛋糕不会有外人来分,那么,分好分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多分少,因为后者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更大。所以,现在中国电视剧品种单一但供应旺盛,一万部电视剧产品只有七千部可以放映,但这些投资商面对这种情况,依旧乐此不疲,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玩起了数量竞争策略。它类似于生物学中,处于食物链低级的那些生物,通过大量繁殖寿命很短的后代来获得更多的生存优势。无疑,这个策略从竞争上来讲无话可说,但是,从客观的文化效果来说,却极其糟糕,大量的资金被用在重复建设上,大量的产品生产出来无人问津,大量的制作费用被大腕演员瓜分完毕,以至于编剧质量、导演质量越来越差……

  而付出代价最大的,则是大量的观众。他们没有选择,只好在清宫戏、古装戏、打斗戏轮番轰炸之后,依旧要打起精神,看同样满脸脂粉浑身罗绮的贾宝玉在桌子椅子间扭来扭去。可见这一亿元钱,玩的就是涸泽而渔的豪赌游戏,当终有一天,渔夫和鱼都在最后一刻大眼瞪小眼,双方都无话可说的时候,国产电视连续剧的狼藉名声,将堪比那些投资上亿的国产大片。

早报特约评论员 七格 任大刚 刘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