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8·23炮击金门”的历史反思(特别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3:5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8·23”炮击金门48周年之时,记者专访了对这段历史很有研究的两位台湾问题专家——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沈卫平、秘书长辛旗。

  金厦两门从“对峙”到“对开”

  记者:又到“8·23”,炮击金门距今已经有48年的历史,48年来,金门地区发生了

重大变化。

  沈卫平:1996年我去台湾,从金门的马山看厦门的角屿岛,很有一番感触,这是两岸间最接近的两点,1800米的距离,我却要先从北京飞到香港,再从香港飞到台湾,台湾飞到金门,然后再到马山。所以两岸隔绝,确实是中国人的一个悲剧。

  但从另一个角度,我又感到欣慰。因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能够从大陆走进台湾,已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两岸隔绝,中国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但我们到底是在向融合和交流的方向发展。

  这几年变化就更大了。首先“小三通”从厦门、金门这“两门”开始,今年夏天两岸青年人又分别在厦门、金门举办了夏令营活动,开放大陆居民到台湾旅游又是从金门开始。还有在这个地区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创意等等,好消息不断传出。

  辛旗:1958年8月23日发生在金厦海域的炮战,使金门成为全世界当时最热的地名。这48年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我1994年作为台湾政治大学和台湾大学邀请的访问学者赴台讲学,恰逢金门在那一年5月刚刚宣布开放,我有机会到金门看看,是中国大陆学者到金门访问的第一人,同行的台湾大学教授也是第一批以正常旅游方式到金门去旅游,所以感触甚深。

  回想起来,12年前,金门的战地气氛还很浓,到处是标语,军事设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幅标语不止一处可见。当然两岸之间那个时候广播喊话都已经停止了,有了和缓的气氛。但金门长期作为战地,那个时候的经济和民生发展,比起对岸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厦门特区,差得不是一个档次。

  同时我们也感觉到金门的老百姓,对大陆很友好。虽然那时候金门和厦门之间联系还不是很密切,但是通过渔民之间往来,很多金门人娶了大陆的新娘。金门和厦门之间已经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了原来的血缘。

  另外还感受到,金门除了是战地,还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金门的民俗村,保留了不少金厦历史文化遗迹。特别让人感兴趣的是,当时由于炮击金门之后,在金门落弹很多,用炮弹皮生产了很多金门菜刀,竟成了名产。还有金门的贡糖,金门的石狮子文化,让我都感觉到,金门与厦门之间的文化联系,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政治的隔阂、军事的对峙而被割断。我当时就想,总有一天,金门和厦门会两门对开,变成一个海峡之间的通途。

  去年我到厦门参加了海峡两岸青年论坛。在厦门这个当年的“前线”,走进今天两岸青年交流的热烈气氛中,又是感慨万千,确实感到血缘割不断,文化割不断,情感割不断,两岸之间的未来也割不断。未来是年轻人的未来,现在年轻人的交流,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大有好处。

  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交流与和平

  记者:历史上,两岸的紧张对峙在金厦地区有非常集中突出的表现,现在两岸交流要冲破人为阻隔和政治藩篱的时候,又是在这“两门”率先找到突破口。从这里的变化,可以看出两岸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发展趋势呢?

  沈卫平:两岸间和平稳定,正常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的心愿,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趋势,谁都阻挡不了。

  “8·23炮战”有着很特殊的历史背景。大陆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统一,台湾蒋介石也是坚持这样一个理念,所以这场炮战是内战的继续,通过“炮弹语言”,表达出在追求统一这个大原则上,双方是一致的。这场战争是两岸中国人的一场军事冲突,但它里面却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非常积极的意义,那就是表明中国的问题要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不要外国人来干涉,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们最终还是要统一的,反映出这样一个主题。

  “8·23炮战”作为一场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和其他战争不同的,它没有完全被摆到博物馆里面去,因为炮战所要解决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

  辛旗:这个趋势,就是从中国现代史上因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内部战争,变成目前情况下中国地域中两岸之间的和平交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门和厦门在两岸关系上应该写上浓重的一笔。因为金门和厦门之间的联系折射出50多年海峡两岸关系一个漫长的走向,而这种走向正像两门对开所显示的一个趋势,门开了,光明会大量的进来;门开了,双方能更好地交往;门开了,两岸之间的前途是一片灿烂。从战争到“小三通”,海峡两岸这种交流反映出一种事实,就是一个中国。两岸关系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一个中国的本质从没有改变。过去在战争状态之下,是一种战争的手段进行交流,通过炮击,停止炮击以及互相之间的喊话,从战争形态到相对的缓和,再发展到和平交往,金门厦门之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实际上蕴涵着一个根本:两岸关系是中国内战造成的,目前两岸之间的隔阂,是一个内战的遗留问题,金门厦门之间的联系,无论是战争方式还是和平的方式,都是一个中国两岸之间的联系。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两岸人民

  记者:金厦两门对开,是被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冲开的,虽然现在还是半开半掩的状态。如何才能使“两门”真正敞开,成为两岸良性互动的通道?

  沈卫平:确实,金厦两门被冲开,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两岸人民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我们也看到,两岸关系现在仍然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时期,我们真正走到民族和解,两岸交流正常化,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辛旗:金门的开放,确实相当程度上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谁推动的?是海峡两岸的人民在推动。比如探亲的问题,1987年蒋经国开放两岸探亲,台湾的一些老兵迫切的回家愿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后两岸渔民的小额贸易变成了正常的两岸之间的贸易,也是老百姓在推;金门变成观光旅游区,避免出现战争,避免成为军事对峙的地区,也是台湾的“民意代表”,特别是金门的“民意代表”和当地的行政官员在推,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愿望。

  金门包括马祖地区的民众都强烈地希望统一,强烈地希望两岸关系改善,强烈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丝毫没有含糊。但是我们看到现在掌权的台湾当局政治人物和政治势力,他们还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甚至否认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这样两岸就没有谈判的基础。我们要避免出现中华民族内部自相残杀的悲剧,最重要的是要避免那些主张“台独”的人,把台湾民众绑在“台独”的战车上。

  金厦之间的未来,会随着两岸关系的密切发展展现更美好的前景。相信海峡两岸终将走向和平统一、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道路。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 何端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