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面对44.5℃的高温不仅仅是“烤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6:00 光明网
陆志坚

  16日,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冒着酷暑到渝中区中山三路棚户区调研防火消防安全工作,并与普通乘客一起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听取意见。(8月17日新华网)

  可以说,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正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烤验”着重庆。全市大江大河水位大幅度低于常年同期水位,全市有三分之二的溪河断流,三分之二的乡镇出现供水困难,265座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而另有一组数据表明,截至8月13日,严重旱情已致重

庆746万人、684万头牲畜临时饮水困难;1905万亩农作物受旱;直接经济损失24.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7.7亿元。

  笔者注意到,当高温肆虐时,重庆市各级政府启动了紧急抗旱预案,实行了抗旱救灾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先保人、后保畜、再保苗”原则,全力以赴保障人饮安全,先后有612万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旱救灾一线,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54亿元。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几百个抗旱救灾工作组正没日没夜地提水、引水、送水、打井,为交通不便的群众肩挑马驮送水,涌现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受灾最严重的綦江县,县长办公会议响亮地提出了“停水先停水厂和县政府”的口号;从昨日开始,重庆对主城区近4000辆没有空调的公交车放置冰块进行人工降温,组织10万群众赴新疆采棉;当全市电力出现较大面积缺口时,市长王鸿举亲自打电话向四川省省长张中伟求援……如此种种,充分反映出了各级政府在大旱之际,真正地将民本理念置于了工作首位。“万事民为先”,这是抗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此,笔者还要说的是,我们在接受高温“烤验”的同时,同样应该反思点什么。旱灾,是一场人力难以抗拒的天灾,但天灾的背后总隐藏着其它的因素。发生在重庆的这次旱灾持续时间之长,受灾损失之大,几十年未遇,这也就暴露出了我们思想上缺失应有的警惕。据当地媒体称,该市“至今还没有一座大型农灌水库,中型水库人均蓄引提水能力135.5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1%”。可以想见,如此脆弱的防灾体系,如何承受44.5℃的高温“烤验”?而农业保障体系的滞后,对受灾损失最大的农业来说,如何有效保护农民利益,都是不可回避和理应思考的问题。

  “天晴打起落雨伞”。面对持续高温的“烤验”,我们不仅仅需要抗灾的勇气和决心,更应反思自身抗灾中的薄弱环节,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战胜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