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铁制旧物见证往事:南京云锦也曾尝试机器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7:03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近日,家住黑簪巷的云锦世家后代吉承叶在老宅墙旮旯里翻出来一件模样怪异的铁制旧物。记者随即联系了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等专家前往鉴定,想不到竟然牵出一段南京云锦发展史上鲜为人知的旧事。

  铁家伙原是老式卷纬机

  昨天,记者和王宝林等专家来到吉家老宅。吉承叶从老宅中厅的夹墙中取出一件模样怪异、浑身铁锈的东西。但见它半米多高,一根细长的铁管插在圆圆的底座上,好似一个巨型水烟袋。吉承叶介绍这是他二伯、云锦研究所第一代技师吉干臣留下的。

  “哎呀,这是老式卷纬机啊!”王宝林所长一眼就看出了这个怪家伙的真实身份。原来织云锦的五颜六色的纬线要首先绕在一个细长的管子上,织造时由梭子连着,选不同颜色的纬线织成各种花纹。这个卷纬机就是绕纬线的。说着王宝林为记者演示起来:把丝线团夹在一端,把管子套在另一端,下面的轮子上套上皮带,一通电机,纬线管子就卷起来了。

  失败的机器织锦计划

  王宝林介绍,解放后,周总理批示要求保护和发扬云锦工艺。南京成立了“云锦研究工作组”,由国画大师陈之佛带队,还原和发展云锦工艺,吉干臣就是小组骨干。他们很快整理和抢救了一整套云锦的传统工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国家掀起了工业化的建设高潮,吉干臣等老技师们也琢磨着用机械代替手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这种铁制电动卷纬机就是其中的一项技术发明。当时图纸由吉干臣亲自设计,样机由上海制造。

  王宝林告诉记者,当时机器做好后就在胭脂巷的新艺丝织厂试用,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到1962年的时候,这种机器就不用了。“作为传统工艺,云锦的手工织造技艺是机器不可替代的。这次试验之后,云锦又回到了手工织造的传统道路上,直到今天包括卷纬在内的工序依然是手工的。”王宝林说,因为时间短,这次机器织造云锦的尝试很快被人们遗忘了,就是云锦研究所也找不到当年的资料了。现在,这个电动卷纬机的出现再次让人想起了那段敢想敢干的革命岁月。

  云锦世家砖雕图案明代就有

  知道了铁家伙的来历,吉承叶高兴地向王宝林讲起了自家的历史。原来从他的爷爷辈开始,吉家就是南京城中有名的织户,名号“吉公兴”。当时吉家兄弟4人除老四读书走仕途外,其他3兄弟全部干织造。到了下一辈,吉干臣20岁时开始学挑花技艺,8年后即公开操业。其挑花技艺当时是南京城里的一绝。他的二哥吉雨三则是织玄缎(黑色绸缎)的行家,他织的玄缎还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过奖。然而,吉家的后代中却没有学习织造的,到吉承叶这一辈已经无人从事云锦织造了。

  “这里真是南京云锦业兴衰的缩影啊。”王宝林感慨不已,他指着吉家老宅二进门楣上一组精美的砖雕对记者说:“这个图案叫‘八吉祥’,是云锦的传统图案,明代定陵出土的皇家丝织品上就有这样的图案了。”南京日报记者李冀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