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理性对待“恶搞”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9:32 南方日报

  直言

  马丽

  日前,长沙一家饭店竟然把恶搞的主意打到了著名油画《开国大典》上。蓝天广阔,红旗飘扬,神采奕奕的毛泽东主席似乎正在向前来就餐的人们宣布“同志们,大饭锅成立

了”!

  恶搞几近于革命圣物的《开国大典》,自然会招来强烈非议。回望年初以来的新闻事件,恶搞变得越来越流行,领域也越来越扩大。先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吹响了恶搞的号角,继之各种恶搞短片一哄而上,随后恶搞冲出娱乐新闻的边界,将红色经典人物雷锋、黄继光等列为调侃对象,并把“中央一套”、“中央台”等权威意味极浓的词汇抢注为避孕套商标,一个恶搞的时代高潮似乎降临了。

  如果将恶搞视为非主流话语对主流权威话语的反叛、调侃与解构,它至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早已有之。在王朔的“痞子小说”中,打麻将被戏称为“过组织生活”不正是恶搞的典型么?如此,以历史理性的眼光视之,恶搞可说反映了思想的代际断裂与冲突。然而以现实的眼光视之,恐怕也与公民的言论表达途径缺乏直接相关。譬如说,某些大制作电影被“恶搞”,查之行业潜规则,其根源恐怕与电影公司的媒体公关压制了独立的电影批评不无关系。另外,某些恶搞,如本文所指的饭店恶搞《开国大典》则属于明显的商业恶炒。

  恶搞者与被恶搞者自有其快与不快。对于习惯了早餐牛奶加面包,深爱周星驰之无厘头的“新人类”来说,恶搞自然别有一番洞天;而对于习惯了早餐豆浆油条的“现任”主流话语者来说,某些恶搞,尤其是恶搞红色经典,几乎无异于往厕所里面砸石头,激起公愤(粪)。力挺恶搞者认为,恶搞反映了民间智慧的增长,有助于民间心智的自然发育、自由成长;而贬之者则以为其中有些部分有违国法与历史情感。是否违法,自有专业人士来解读和认定。在此,笔者只是想提醒,如果恶搞试图颠覆一切,凡事都往“歪”里想,恐怕不利于民间心智的健康成长。

  昔日,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柏克曾经指出,真正的自由是与对传统的尊重、继承联系在一起的。美国人高兴地以死去的亲人命名自己的宠物,但在咱们这里人们就不能容忍这种“亵渎”行为。这就是文化差异的不同,咱们有咱们的传统与现实。假如可能的话,不妨来一场“持久战”,让时间的流逝、代际的轮替来判断这种观念的孰是孰非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