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湖南学子“艾滋村”当义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10:42 红网-三湘都市报

  

湖南学子“艾滋村”当义工

  河南艾滋村现今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 谭斯亮

  【核心提示】

  ■2006年7月11日至8月11日,我省首批义务帮助艾滋孤儿的大学生———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朱俊霏等6人远赴河南开封,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义工活动。

  ■与艾滋病人同住一间房、同吃一碗菜,教村民们读书、玩游戏,大学生义工们向社会呼吁:艾滋病人不是洪水猛兽;除了对这一疾病加强防治工作,艾滋孤儿、艾滋亲属亟须人文关怀的现状更应引起各界重视。

  ■作为此次活动的合作方,东珍纳兰文化传播中心(以下简称东珍)对这批湖南的“专业”义工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长沙到郑州,坐火车十几个小时;

  从郑州到开封,坐汽车约3个小时;

  从开封到尉氏县的几个艾滋村,还有1-2小时的汽车车程。

  7月11日至8月11日,我省首批义务帮助艾滋孤儿的大学生———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朱俊霏等6人远赴河南开封,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义工活动。

  与艾滋病人同桌吃饭

  “到村里时,我们感觉骨头都快散架了。”这样的旅程,显然比几名大学生想象中还要来得漫长而艰辛。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艾滋村的生活条件极其贫困,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除了村卫生所,“东珍活动中心”算是当地最像样的公共设施建筑,可大多数村民却对这一免费开放的活动场所“敬而远之”。在不少村民看来,这是“得了那个病的人”才去的地方。歧视和偏见,即使在艾滋村内部也随处可见。

  最初几天,村民们为了看看这些特意从外地赶过来的大学生,不时到活动中心走动。可新鲜劲一过,中心的图书室、电视休闲室、游戏室又变得门可罗雀。

  尽管如此,来自长沙的这批大学生“义工”还是很有信心。通过组织和策划一系列活动,向当地民众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消除对艾滋病人的不公正看法,实现对因艾滋病致孤儿童和艾滋病人亲属的人文关怀———与东珍合作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跟他们所学的“社工”专业不谋而合。

  不久,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宣传海报张贴在了活动中心门口。大学生们甚至还跟村里的艾滋病人同在一个桌子吃饭、同在一个碗里夹菜。“现身说法”消除了不少人的疑虑,来中心咨询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村民渐渐多了起来。

  第二周,学生们在活动中心举办了一次防艾知识问答活动,号召全村人都来参加。他们还自掏腰包买来零食、日用品等作为奖品,鼓励大家踊跃答题,并借机大力宣传“同在一片蓝天下,不应对艾滋病人有歧视”的科学理念。这次活动迅速点燃了群众的积极性,中心渐渐成了许多村民们闲时最喜爱的去处。原本从周一至周五开放的东珍活动中心,最后不得不改为每周7天全部对外开放,男学生冯发勇干脆在中心“留守”当起了管理员。

  精神上救助艾滋孤儿

  由长沙民政学院校方从近百名报名者中选拔出来的吴静、冯发勇等6人来到开封之后,深有感触地说:“艾滋孤儿太需要帮助了,这种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主要是精神上的。”

  民政学院社工系社区教研室主任王泽淮老师告诉记者,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的儿童,是“艾滋孤儿”的一般定义;而更准确的看法,应该包括所有受艾滋病打击的儿童。双亲还有一个或者两个都健在,但是因为有很严重的艾滋病临床症状,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广受歧视,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和“孤儿”无异,也应该获得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广泛帮助。另外,一出世就从母亲那里感染了HIV病毒的“艾滋孤儿”实际上只占这一群体的一部分,但很多身体健康的“艾滋孤儿”也受到了外界的歧视和偏见。

  此次赴河南担任义工的大学生们调查了解到,在一些艾滋村,这样的艾滋孤儿家庭达到了全村人口的两三成,几乎每个艾滋村都有数十个孩子无法正常上学。“艾滋孤儿在村里基本上没人管,难免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学生们很快发现,这些孩子言行粗鲁、不懂礼貌、卫生习惯也很差,村里其他孩子都不喜欢跟他们玩。为此,学生们利用活动中心的场地,把过来玩的艾滋孤儿们聚集在一起,耐心指导其写作业、学英语,并教导他们爱学习、学会遵守诺言。在举办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和其他孩子一块参与游戏,增进感情。

  社工学生的志愿精神

  也许是受社工专业背景的影响,王泽淮带领的这一大学生义工团队看到了比一般大学生防艾志愿者更深远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大学生义工们认为,外界对艾滋病人、艾滋孤儿的各种救助,还应该进一步延伸至艾滋病人亲属、艾滋病人家庭、艾滋病村,救助的手段也渴望从简单的现金发放、医疗救助扩大到教育培养等更多领域。

  为此,这些大学生义工们把在课堂里学过的专业知识带到了东珍活动中心:利用小组式活动寓教于乐,开发潜能。他们教当地人下五子棋,举行五子棋比赛;邀请大小孩子一起来阅览室看书,再开一次“读书分享会”;还利用周末时间把村民们都聚拢来,热热闹闹办起了“故事会”。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以往笼罩在村民心中的“艾滋病”阴影有所消退,打破了感染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隔阂。

  “社会工作跟救助、救治工作不一样。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王泽淮老师介绍,长沙民政学院在涉猎艾滋病亲属人文关怀及救助活动方面走在了全国大中专院校的前列。

  此次河南艾滋村义工活动的合作方东珍机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每年寒暑假都有许多大学生联系到东珍当志愿者,但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合作还是第一次。

  “他们的组织策划能力十分出色,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自身工作的一些不足。”活动结束之际,东珍在河南新成立的学校项目拓展部正式投入运作,准备开展针对艾滋孤儿的教育资源调查工作。“义工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我们从社工专业学生身上看到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希望今后还能继续合作。”

  【义工体会】

  朱俊霏:艾滋村没有想象中可怕

  看到小朱和他的伙伴们,村民们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喝水,切好西瓜端出来迎客。但是,艾滋村的贫困还是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艾滋村跟其他村子没什么明显不同。”因为穷,1995年以前很多村民靠卖血挣钱,造成血液交叉感染,导致近年来的艾滋病高发。艾滋病的巨额治疗费用,又使得这些村民家里雪上加霜。小朱说,他看到的几个艾滋病人家里连一件像样的摆设都没有。“我们借住在当地村民家,感觉像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生活上的不适应,反而减少了他事前对艾滋病的恐惧。

  在艾滋村当了一个月义工,最让小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他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我很高兴自己坚持完成了所有工作,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次经历、一笔财富。”

  吴静:在那里吃饭也需要“勇气”

  “第一次和艾滋病人同桌吃饭时,我犹豫了半天才敢伸筷子。”到达开封的第一个周末,吴静在电话里对记者这样说到。“后来就不管那么多了,每天工作很辛苦,吃饭的时候胃口特别好,根本不记得自己是跟艾滋病人在同一个碗里夹菜。”

  个头娇小的吴静,是此次民政学院学生义工团的4名“娘子军”之一。她的家乡是云南个旧,是我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因此她比其他同学接触和了解艾滋病的时间更早。

  学校招募艾滋孤儿义工时,班上只有吴静一个人报名。“我心里其实也没底。但是我很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一下艾滋病人生命的脆弱,人与艾滋病的抗争又是多么的勇敢。然后回来鼓励我家乡的艾滋病患者,告诉他们,天下有很多人像他们一样,都在努力奋斗;告诉健康的人们,艾滋病要怎样防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