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北方高古玉珍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12:52 青年时讯

  中国是世界上赏玉用玉爱玉已达极至的国度,无论从玉文化历史长短、范围稀广和知玉人群等等都是其他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综观中国玉器的鉴藏历史和现状,相信各古玉藏家和爱好者一定各自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而在用玉内涵上,我们的先民更是可称为世界艺术历史之先,笔者为何发出如此慨言呢?

  笔者是蒙族,受长辈的影响,对中国北方特别是内蒙古东南和东北大部的上古文化

有多年的个人探研历程,现借《青年时讯》收藏版与各位爱玉藏玉之志同者共赏笔者长辈所赠予的一藏品——中国北方新石器时期牛面纹太阳神像。

  此神像上下通长27厘米、重2.75公斤,上部最厚处3.7厘米,宽处21厘米,正面呈浅浮雕和高浮雕手法碾砣而成的“牛面”形象,背面呈凹状“打洼”的内弧形;神像头顶的双角间和每只耳根处各有一“马蹄穿孔”,应是先民为系挂此神像而打孔;神像的整个面部呈现出牛在发怒时的神态,双耳挺立、双眉上挑、双目圆睁,尤其是牛面的口鼻表现出牛在极力努劲,似有粗气呼出!而笔者认为此神像虽是以“牛面”来体现的,但是深入观察其面部,尤其是双目,更显现出“人”的内涵,所以此神像也应是先民在图腾崇拜中又融入了对“人”的灵杰之气无限崇尚的产物。

  说到先民的图腾崇拜,笔者在此仅就北方地区的上古图腾做一大概诠释。北方地区因大部分属于农耕和游牧文化聚落混合区,早在几千年前,东北、内蒙古大部、华北等广大地区就出现了半地穴式定居点,尤其以内蒙古敖汉旗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聚落遗址具有代表性。

  而这之后,正是先民逐步有了相对定居的生活,各个独立的先民聚落集团或聚落集团组才开始各自形成产生了自己的部族图腾,来达到先民企盼神的护佑、延续部族繁衍的内心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北方新石器历史考古中常常发现有动物形、植物形、人形或不同形体组合为一体的玉石器的原因。

  再说此牛面纹神像,笔者认为无论从其大小、重量、表现形式等来看,应是一个较大的先民聚落集团组当中所崇拜的一个且唯一的图腾,而护佑这个聚落集团组的神则应是此神像所代表的太阳神!也许有读者不解为何称其为“牛面纹太阳神”呢?这也是笔者在自己多年探研北方上古文化和考察一些典籍并与资深专家沟通之后,个人对此神像所做的一个大胆命名。

  笔者认为,北方上古文化区尚存游牧生活且先民人群聚落众多,而游牧生活中尤以牛羊类为主,其中又以牛的形体最为巨大彪悍、发怒时性格凶蛮,于是成为先民心目中唯一的强悍形象,而这一切之所以可长久存在正是有了环境中的丰富水草资源,可这又都是阳光给予大地的结果才使得先民畜产丰盛,所以笔者认为先民按上述逻辑来把牛的形象作为太阳神的图腾。

  将牛的形象作为太阳神的图腾,这也是有玉器拍卖市场的实例佐证的:北京某知名拍卖公司早在1996年11月就曾以高价位拍出过一个尺寸较小且为写意手法碾砣的人身牛首形的高古玉挂件,当时拍卖公司的命名是“红山文化玉雕太阳神”,也许是当初已有专家学者经讨论命名吧。

  综上所述,此神像确为先民崇拜的太阳神的表现载体无疑。而因此也说明了“太阳神”并非外国古代先民所独有的崇尚之神,可见世界各地先民对于可给予自己一切生活资源所需的阳光的太阳有着普遍的崇拜共性。

  这个牛面纹太阳神像,笔者已记不清在长辈手中留藏了多久,有幸受赠此物时已是15年前的事情了。当初笔者还不是很重视它也没做太多的探讨,之后随着自己对高古玉器方面知识的学习并时常向专家的请教,才渐渐在鉴赏方面对此物有些感悟。

  首先,神像由于年代久远正反面大面积的带有表面钙化受沁现象,业内称“器后沁”;局部还显现出古玉沁色中难得一见的“平绒光蛾翅面”的晶体状沁,可谓精美绝伦!其碾砣方法为典型的新石器时期浅浮雕和高浮雕并用手法,因受沁严重唯中间部分区域尚保留有神像材质的原色泽,也仅由此可判定出神像通体是用墨绿蛇纹岩玉料碾砣而成,说明先民制器前选料仔细且制器时的心性是对神的无限崇尚,所以牛面的威严和神韵才在今天仍然震撼着笔者;加之神像巨大、沉重、表现形式凝重威严,故此牛面纹太阳神像实为中国高古玉中的珍品、稀品。

  笔者正因上述对北方高古文化器物及其内涵的不断探讨、学习,积累了相关的知识和感悟,才在15年多的鉴藏历程中不为其他所动,始终没有涉足其他收藏鉴赏门类。

  也正因此,笔者才有缘结识了一些志同高古藏友,更有缘遇到其他不少自己喜爱的藏品。笔者希望此牛面纹太阳神像在此时的展露,可为各爱玉藏友尤其是高古玉鉴藏家修正方向、稳健心志,以达到不为当前收藏市场误区所误,不被一些渠道或“专家”的匪夷信息所误的效果,更望以本文达成抛砖引玉与志同者共勉之功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