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能养得起10个母亲为啥容不下一位母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15:29 南方网
  红网 陆志坚

  8月15日,77岁的谢凤仙老人被小女儿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送进了江苏海门市正余镇的一家养老院。老人育有2男4女,但却无家可归。她今年5月份摔断大腿住院进行手术,事后竟然没有一个子女接她回家,被“弃”在医院长达两个多月。(8月22日新华网)

  儿孙满堂、本该尽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却成了人见人嫌的“皮球”,在六个儿女之

间、在儿女与医院之间踢来踢去,老人有家却无家可归,倍尝孤寂之苦、漂泊之辛。“按照他们的条件,不要说一个母亲,就是10个母亲也养得起,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良心”,旁观者的指责,沉重而又悲伤。

  能养得起10个母亲,然就是容不下自己的亲生母亲,并非经济条件所限制,而是良知所困。扼腕叹息之余,不禁让人深思,“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可作儿女的反哺父母的亲情体现在哪儿?难道仅仅是让老人有口饭吃来残喘晚年?甚至连一口饭也要用抗争来获得?如此亲情让人恐惧和可怕。

  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大,本该歇歇气、伸伸腰,可老人品尝的没有丝毫的欢乐,只有凄苦相伴。子女名为“轮流赡养”,可心理盘算的就是自己如何不吃亏。当老人住院时,女儿竟然以割腕自杀相威胁来拒绝接纳老人。呜呼,当做人的情义寡淡到如此地步时,良知、道义已荡然无存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谢凤仙老人的晚年惨景并非个别。某独居老人建立“子女探亲账本”,给回家次数最多的子女发“红包”;在东北农村,许多独居老人实行“走婚”,以排除晚年的孤寂;而深圳一位83岁的老人因子女的冷漠,从居住的8楼跳下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此悲凄晚景,折射出了某些作儿女的亲情观、道义观和伦理观的缺失,或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半个都嫌多,或认为只要让老人丰衣足食就行了,忽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以致于老人形影相吊、孤寂落寞,有的还因此患上精神抑郁症走上绝路。这种社会伦理道德的滑坡,完全背离了社会文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的今天,就是儿女的明天。因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不但全社会应积极唱响“夕阳红”,而且更要唤醒社会个体的“孝敬”意识,让老人真正地怡养天年。(编辑:张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