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农村,文明乡风怎可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08:53 人民网

  舆情走向

  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苏北东海县温泉镇农村不少人家办丧事流行脱衣舞表演。此举引来不少对当地文化及治安干部的指责。

  但是,温饱之后的农民,有没有人为之提供更健康的精神愉悦产品呢?如果没有,

这样的现象真能彻底杜绝吗?

  一则让人感到说不清是滑稽还是苦涩的新闻,勾起我少年时的一些乡村回忆。

  中央电视台8月21日的“焦点访谈”栏目报道说,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农村,有不少人家办丧事时流行邀请“草台班子”进行脱衣舞表演。围观群众说,这里办丧事跳脱衣舞是为了吸引人前来围观“聚拢人气”。而在当地办丧事有多少人来,是判断丧事办得是否风光、死者走得是否有面子的重要标准。

  出了如此怪事,舆论自然大哗。除去世风日下的感叹,还有义正词严的责问:这样严重毒化社会风气、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没人制止,管事的人都干吗去了?

  我猜想,乡间文化或治安干部,大约都觉得有些委屈。一来乡村广袤,草台班子四处流动,不可能听到一点风声就赶去打击。再者,红白婚丧,在农家一年到头贫瘠单调的精神生活中,是非同小可的大事,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激化情绪、酿生事端。所以,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跳舞也好,脱衣也好,宁可眼开眼闭。

  在我少年的印象中,哪家老人去世、哪家新娘进门,是乡亲们一年中不多的沟通、交际、娱乐的重要时段。一屋子的人聊天寒暄喝茶抽烟,厨师、吹打、屠夫、拖拉机手,人人都要忙乎。来的客人多,还要到旁边的学校去借桌椅,到邻居家去借碗碟。即便是白事,主家心底也是很愉悦的。是啊,一年到头,乡间这样的热闹屈指可数,甚至连晒谷场上来了电影放映队都及不上。

  许多年过去了,听乡下亲戚讲,大抵也没有什么变化。办红白,照例是要在平淡寂寥中图个热闹。为了造气氛,有一阵流行请放映队来放电影、放港台录像,富裕一点的人家请小戏班子唱土戏,有时还伴随《走进新时代》等铿锵欢快的流行歌曲。这样看来,温泉镇的农民为了热闹请来舞女,也就不是特别地令人奇怪了。

  说这些,不是为当地干部脱责。脱衣舞毕竟是我们这个社会法规民俗都不能容忍的事情。不过,人吃饱了饭,总是要寻一些娱乐层面的事情做。我们大多数地方的农民,早已摆脱了温饱的困扰。但是,在为他们创造一个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方面,这么多年来又有哪些进步呢?

  我查到网上关于连云港和东海县的一些篇目。其中一篇成果汇总式的文章写到,当地近年来正“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召开了全市争创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战役,刊发反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意义、基本内容和创建成果等各类稿件140余篇,制作大型广告牌11块以及宣传横幅数百条,印制2万份宣传画,形成浓烈的文明创建氛围”。同时,农村抓精神文明也没有落下,“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演出450场次,观众达30万人次”。

  一边是丧事上的荒唐场面,一面又有文章给人以“那个地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红红火火”的印象,我宁愿相信,温泉镇正好是当地恰巧没有被春风吹到、歪风邪气乘隙而入的那么一个角落。但同时,我在人民网上还看到东海县文化馆馆长刘晓虹发表于今年6月30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这位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文章里说,当前“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作者痛切地陈述,“许多干部只抓看得见、摸得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项目,对能创造社会效益的文化工作缺少认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背景和心理环境中,致使有些农村经济上富裕了,却出现了精神上的贫困。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站显得格外萧条和冷落”。作者还大声疾呼,把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政府发展规划,深入探索农村文化经费投入的科学机制。

  说得真好!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里,乡风文明是写得明明白白的要求和目标。农村文化建设,也许不是“看得见、摸得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项目”,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被忽视、遭冷遇的境地,“办丧事跳脱衣舞”一类的场面就会一幕接一幕地不断上演。

  《华东新闻》 (2006-08-25 第01版)

□联  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