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万木”逢春“城隍”蒙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09:45 南方日报

  广州一街之隔两处文物不同境遇——

  “万木”逢春“城隍”蒙尘

  万木草堂大殿修复完毕城隍庙废置多年无人管

  广州万木草堂主体工程目前基本修复完毕。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万木草堂的前半部分已经完工,大殿已修复完毕,剩下的后半部分屋顶上的瓦已经掀开,准备下一阶段的施工。据建设部门相关人士透露,万木草堂目前还差1户没有搬迁,搬迁完之后,万木草堂的建筑修复工程将于近期内完成,并将正式把万木草堂移交给广州市的相关文化部门。

  然而,同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仅一街之隔的城隍庙境况却不容乐观。在城市发展中,广州城隍庙被不断“缩身”,目前存留的建筑仅剩以前的1/3。自1993年这里的歌舞厅迁出以后,广州城隍庙已经被废置达13年之久。由于年久失修、白蚁侵蚀,城隍庙已成危房。

  万木草堂“草木皆变”

  “请问您知道万木草堂怎么走吗?”

  “没听说过。”

  站在广州文德路与中山四路的十字路口,记者问了不下8位市民,他们中有买菜的师奶,有散步的老婆婆老爷爷,有路过的中学生,还有在文德路卖字画的老板。文德路与万木草堂直线距离不过30米,但是万木草堂竟然逐渐淡出了广州人的视线!

  广东省文博学会副会长、原陈家祠馆长黄淼章告诉记者,万木草堂是戊戌变法的策源地。光绪年间,在科举上屡试屡败的康有为在广州租用“丘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他在此“讲中外之故救国之法”,广招弟子,意欲从制度上改革清廷,并且尝试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万木草堂主张学以致用、引入西学、打破旧传统,这里教授了许多其他封建书院没有的内容,当时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梁启超就是在这里拜师康有为,一批维新变法的人才在此成长起来。后来,一代爱国志士丘逢甲也曾来此讲学。因此,万木草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1983年,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长兴里的居民介绍,“文革”期间万木草堂变成了一家锁厂的车间,后来又住进了附近的几十户居民,搭建的窝棚厨房对草堂影响很大。除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建筑基本结构仍然保留外,很多建筑部件和文物遗存都遭到了破坏或散失。直到最近两年,政府投入1300万元用于居民的迁移和安置以及草堂修葺的费用,里面的40余户居民才陆陆续续搬了出去,“但现在仍有一户人住在里边”,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

  万木草堂修缮工程从去年底开始,施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谨慎地进行,并最大限度地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由于万木草堂修建于晚清,建筑材料多为青砖、麻石和杉木,为了重现原貌,建筑部门曾专门花了几个月时间寻找已经废弃的晚清时期的民房,向民房的主人购买材料。

  同时,一座以“万木草堂”冠名的商业大厦在万木草堂正前方拔地而起,将万木草堂“掩”在身后。据了解,万木草堂·玉鸣轩大厦目前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建成后将用于古董文物拍卖、展览,这里的沉寂将被打破。

  不久的将来,万木草堂将在广州市文化局进一步装修布展之后,作为越秀区博物馆向广大市民开放。其中主要陈列与康有为、梁启超、丘逢甲3位历史名人相关的文物和史料,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基地。

  有关部门对于“在万木草堂前兴建康梁文化广场”的规划也一直吸引着大家的关注,去年又有政协委员提议在万木草堂兴建丘逢甲纪念广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兴建文化广场的相关规划一直未能确定。

  城隍庙里“记忆停滞”

  “这里有人管理吗?有人打扫吗?”

  “哪需要打扫啊?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在城隍庙门前摆摊看车的老先生,指着身后锈迹斑斑的铁门说:“你从门缝看进去就知道了,一眼看到底,除了几根烂木头,什么都没有。打扫干嘛呢?”的确,里边除了地板上的一个太极图、大厅中间的两只石狮子外,空无一物。

  与万木草堂只有一街之隔的城隍庙命运不大一样。远远望去,城隍庙似乎是忠佑大街的一处伤疤:深灰的墙砖在白亮的楼房外墙反射下显得刺眼,低矮的屋顶又仿佛是城市一处深凹的伤痛。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岭南最大的城隍庙。广州城隍庙是广州地理人文的重要遗址,现存的城隍庙是清代重建的。据附近居民介绍,城隍庙一拆再拆,附近有好些民居原来都是城隍庙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看到的城隍庙已经不及原来的1/3。但是,目前仅存的大殿与拜亭仍然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大殿柱子高9米,上有木雕,木雕上还刻有年代久远的警句。前廊步梁做工精细,梁枋雕有福寿、卷草纹饰和鳌鱼等图案纹饰,梁枋出头的木雕狮子斗拱承托檐檩,手法别具一格。

  1993年,城隍庙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城隍庙被一文化娱乐公司承包,修建歌舞厅,但一年后即关门大吉,据说是扰民太甚,居民投诉。此后,城隍庙一直就处于闲置状态。如今,在城隍庙前有张塑料长桌,成了附近不少无业游民、退休老人打牌消遣的地方。

  不少市民不知道万木草堂在哪里,但都知道城隍庙。可是,很多人对城隍庙的印象却停滞于10年前。由于多年无人管理,不对外开放,“平时有人闻名来参观城隍庙,却进不去,只能站在门外看看就走了”。而据记者判断,城隍庙的门锁至少已有一个月没开过,门锁积了一层灰尘加铁锈。附近的居民说,城隍庙的旁门有人住,也许可以称作是这里的管理员,但是“管理员”平日都做些什么无人知晓。

  中国各大城市都有风格独特的城隍庙,北京、上海的城隍庙闻名遐迩。城隍庙被认为是城市的保护神,成为市民们常去之处,广州的城隍庙却破旧如斯,寥落不堪。然而,记者在城隍庙附近采访时发现,居民们仍然对城隍庙有着淳厚的感情。一些老人茶余饭后在城隍庙前谈着城隍庙的往事,谈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排着队来上香的光景。说到重修,受访的市民劲头来了:“至少让它作为文物保留下来,不要让它破败下去!”

  专家说法

  修复城隍庙可调动民间力量

  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博士认为,城隍庙应该尽早着手修复。因为荒废过久加上曾经用作歌舞厅破坏很大,城隍庙现在已经成为危房,雨天会漏雨。对于城隍庙的修复,汤教授认为,应该充分调动民间捐资来修建。

  汤教授还认为,城隍庙和万木草堂在开发性质上应该有所不同,“一个是纪念康有为的地方,一个曾经与老百姓生活接近。”因此城隍庙应该建成广州市民的公共活动场所。

  周边可整合成一条人文街区

  一个即将修复完毕却少人知晓,一个百姓知晓却被废置。因此有专家提醒,我们对文化古迹的开发还需要加把劲。对于文化古迹的开发,要注重周边的人文历史环境,减少周围商业行为的介入,这样才有利于真正“复兴”和“唤醒”这些沉睡于现代都市中间的文化古迹。

  黄淼章认为,随着万木草堂修复接近尾声,草堂周围、城隍庙以及附近南越王宫署等文化古迹的区域性改造也应该被重新审视和规划。“希望文德路、北京路一带能够重现一个有广州人文风情的文化街区”。他认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德路一带曾经是与南京夫子庙、北京琉璃厂齐名的人文街区,有很多古书和高档字画,毛泽东、鲁迅等名人经常会到此地购买古字画和古书。这一带还有很多颇负盛名的茶馆,毛泽东就曾在这里的茶馆留下过“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的诗句。“而现在,我们有必要考虑一下如何才能重现这样的景象。”

  本报记者严丽君见习记者李培实习生车美玲

  图:

  修缮之后的万木草堂大殿焕然一新。刘力勤梁维春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