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谁动了我的“名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10:11 南方网
  大众日报网络版 孙秀岭

  输入某个人的名字,你就可能得到他的手机号码、办公电话、地址、电邮等个人信息。目前,一家名为“名片网”的网站一夜“走红”。据介绍,该网站月点击率500万次左右,收录了200万张以上的个人名片供网友免费查询,条件是“上传一张名片可查阅两张”。(8月23日《工人日报》)

  笔者登录这个“名片网”,注册成为会员后,对几张相识人士名片的通讯方式进行

了简单核实,果然是真实的。该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名片网”的定位是“商务搜人网”,中国多达6000万的销售人员将是网络名片的主要用户及最大受益者。通过这个平台,销售人员可以快速便捷地找到目标企业的具体决策人,并且立即获得相关联系信息,以此取得销售先机,降低销售成本。另外,名片网也可为许许多多其他领域的商务人士提供最便捷、成本最低的商务寻人服务。人力资源部门将轻易地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潜在的招聘目标;记者可以从这里找到自己的采访对象;客户可以从这里找到合适的律师、会计师或者咨询顾问。

  “名片网”为商务人士提供了交换名片的平台,看起来似乎使沟通更便利了,但问题是,未经本人许可,可以将其信息随意上网公布吗?个人信息成了网上公开的秘密,在人们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个人的家庭电话、手机号码等信息已经一览无余地被别人掌握了,自己成了“透明人”,这种现象让人惊诧与害怕,也让一些受到无端骚扰的人感到气愤。无须讳言,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等是个人的一种私有信息,个人有权不对外公开,有权禁止他人非法利用。即使交往中的互赠名片,也并不表示赠名片者愿意将自己名片上的信息对大众公布,名片上的一些个人信息,也仅仅控制在有限的互相交流的几个人之中,不能随意传播甚至被网络加工利用。正因如此,有专家把“名片网”现象称为“信息暴力”,一些接受采访的律师认为,“名片网”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便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公布,给一些人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确实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近年来,个人信息被粗暴侵犯的现象愈演愈烈,国内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呼吁也日益强烈。据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要求网络从业者在个人隐私方面承担责任,而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虽然《民法》中有关于侵犯隐私权的相关条款,但这些条例零散、抽象,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顺应民众的现实需求,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规,制定、颁布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让个人信息数据能够从法律层面上得到保障,非常必要,十分迫切。(编辑:张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