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关注:让仁爱的种子在感动中生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00:37 燕赵都市报

  翻开林秀贞的生活记录,不能不为以下内容动容: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收养1名被遗弃的病患婴儿,让14名贫困学子摆脱了无钱上学的困扰,让8名残疾农民得以谋生……

  也许,在我们周围,像林秀贞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因为中华民族本来就有勤劳善良的传统。林秀贞的善举,除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及觉悟使然,更应归于她自己所说

的最简单的动因———“母亲的榜样”,这“榜样”的力量,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仁爱精神的千年传承。

  仁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灵魂,是我们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支撑。孙中山说:“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去发扬光大,便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而今,仁爱精神在传统价值观屡被挑战、质疑的当下仍然得以默默传承,仍然能够感动社会,不能不让人感到欣慰,更足以证明它有着植根于民族灵魂深处的巨大力量,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

  世事变幻而仁爱的光辉未曾熄减,反倒因某种对照产生更动人的力量,林秀贞、白芳礼、丛飞都是最好的佐证。但一次次感动落泪过后,我们最迫切的应该是反省:我们,每个人,到底是在被什么感动着———是为仁爱的无私博大,还是为它因稀缺而彰显的珍贵?

  每当林秀贞样的人物走入视线,我们总在强调全社会的感动,感动于他们的行动,感动于他们坚持奉献的信念,感动于他们为“善良”做了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所没有做、或来不及做的最好的注解……我们就这样怀着感动甚至感恩的心去认识林秀贞们,一次又一次配合着媒体叹息、落泪,但感动至此,是不是还应该有下文?

  这一次,面对林秀贞,我们不妨先停下惯性的感动,来考虑考虑自己———

  悲悯与爱,本是产生一个美好社会的前提,但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在缺乏行为认同的环境里,感动最终会变得漫无目的。当悲悯和恻隐变成麻木,整个社会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当下我们传承和发扬仁爱精神的持久动力,惟有起点于自我的责任感。

  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环境,是每个社会人最基本的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讲,林秀贞他们做了一位公民应该做的事情。而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在看到林秀贞为孤寡老人把屎把尿、看到白芳礼啃馒头喝冷水攒钱助学时,却往往只是感动而无愧疚。我们可能比林秀贞、白芳礼年轻、健康、富有,但我们抛弃了责任,不想像他们一样担当,最多只用不痛不痒的“感动”来敷衍塞责。作为享受社会恩泽的公民,我们真的认真想过,真的感动过,真的意识到林秀贞、白芳礼更需要什么,社会更需要什么吗?

  对于一个重视仁爱传统的民族,强调公民责任于其走向法治社会的意义,尤其重要。没有责任意识,不能有社会合力;而一个没有凝聚力的民族,遑论精神?

  对于林秀贞,除了感动,除了眼泪,我们还应该做更多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林秀贞、白芳礼在我们身边变得平凡、常见,不再牵扯我们“感动”的神经,甚至生活也不必再有如此沉重的感动和付出———那,或许才是我们今天感动的全部意义。

  ■本报评论员甄智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