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圆寒门学子大学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02:55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和省慈善总会联合推出的“慈善助学、爱心接力”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近日,记者顶着烈日,走近那些渴望上大学的贫困学子,他们的求学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圆寒门学子大学梦
来自南昌市各县区的10名贫困大学生接到了南昌市慈善总会和加多宝集团的5万元爱心捐助款。本报记者杨继红摄

  

圆寒门学子大学梦
黎川县31位特困大学新生每人领到了2000元社会各界捐助的助学金。吴维纲摄

  “我想去打工,以后再重考大学”

  刘先明、刘后明是永新县毕前镇前排村的一对孪生兄弟,今年他们分别被井冈山学院、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录取。8月底,记者采访他们的时候,两兄弟正在县里打工。

  高考结束后,两兄弟就在家里忙农活,收了稻子以后,听说县里的工业园区在招工,兄弟俩就去了,现在两人在一家轴承厂做车工,每月每人可以赚到400元工资。

  两个小伙子不爱说话,双手因为做车工的缘故留下很多道口子,记者问他们苦吗?他们说:“不苦,有工作就可以赚钱,赚了钱就可以上大学,我们不想给家里再增加负担了。”

  刘先明两兄弟家确实很穷。家里有70多岁的爷爷奶奶要赡养,三年前,父亲在深圳打工不慎从工地的高处上摔下来,肾摔坏了,现在根本没有劳动能力,而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很小就辍学出去打工,但因为没文化,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几年没和家里联系了。对于他们家而言,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都很困难,更别提两个孩子一年近2万元的上大学费用了。

  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弟弟刘后明偷偷地告诉记者:“如果实在不行,那我就不读了,先供哥哥读吧,我先出去打工赚点钱,等以后有机会再重新考大学。”

  据悉,村里把他们家的情况反映给了当地民政部门,兄弟俩已经报名参加了本报和省慈善总会联合推出的慈善助学活动,他们有可能获得每人2000元的资助,这将对他们走进校门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瑞金市云石山乡下村19岁的洪小英来说,生活从来都是灰色的。母亲是一位残疾人,父亲生她的时候已经52岁,身体很不好,一家人常常为生计发愁。2001年,母亲因病去世,2002年,父亲也离开了人世,短短一年的时间,洪小英成了一名孤儿。父亲临终前叮嘱洪小英: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从此,洪小英更加发奋读书,收养她的婶婶告诉记者,高中三年,因为怕耽误学习,小英很少回家,但每次回来,她都要读书到深夜。终于,勤奋换来了回报,今年她以526分考取了福建仰恩大学,实现了父亲的心愿。

  然而,此时的洪小英却体会不到考上大学的喜悦,与录取通知书一并寄来的还有一张交费通知单,一年近万元的学费,让她犯了难。叔叔、婶婶只是普通的农民,生活条件很差,根本没能力供养一名大学生,自己又是孤儿,上大学对洪小英来说成了奢望。

  洪小英告诉记者,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她动过放弃上大学的念头,都已经和同村的小姐妹联系好了,准备南下打工,但心里还是十分不舍,正在犹豫的时候,她从当地的民政部门了解到本报和省慈善总会推出的这项慈善助学活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幸运儿,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圆大学梦。

  “我想靠自己的能力读大学”

  8月中旬,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的万辉家时,不巧却扑了个空,家里一个人也没有,随行的省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万辉毕业于江西师范附属中学,今年考取了江西师范大学。万辉家条件一直不好,母亲从1990年起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失业在家,根本没有劳动能力。父亲原是一家省属企业的职工,2005年企业破产改制后失业,靠打零工为生,因为没什么技术,年龄又偏大,每个月只能赚500元左右。每月全家所有的收入就是这500元和180元低保,除了日常开支,还要花上一大笔钱用于母亲的看病吃药。

  等了一会,万辉和他母亲提着水回来了,因为家里穷,虽然住在省城,他们家却要从附近的一口水井打水吃。进了门,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只有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除了一台老式的吊扇,没有一件家电,说起儿子的学费,万辉的母亲一筹莫展,她不停地说:“我们实在没钱让儿子继续读书啊,是我们耽误了他。”

  站在一旁的万辉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瘦小很多,高考成绩出来以后,他就在附近的超市里找了一份检货员的工作,今天刚好休息。万辉已经工作两个多月了,他希望可以攒点钱,解决学费问题,但现在每个月500元的收入离交学费还相差很远。万辉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上大学,只有上了大学才可以改变命运。他希望可以通过好心人的资助暂时渡过难关,顺利入学,以后他会勤工俭学,靠自己的能力上大学。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贫困学子,他们同样优秀,同样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家庭的贫困,面临失学,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圆他们一个美丽的大学梦。

  相关链接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比例占8%。今年我省有35万余人参加高考,将会有更多的贫困学子面临失学困境。据教育系统的有关人士介绍,现在大学生上不起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贫困和高校的高收费。一所普通大学一年的学费一般是5000元左右,还要一次性交纳2500元的杂费、住宿费,再加上一个月最低400元标准的生活费,这样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最起码需要1万元。这笔费用对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子也只能勉强承受,更何况那些特困企业以及下岗失业职工子女、受灾地区的困难群众和全省农村特困家庭的贫困学子们。

  据悉,我国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问题的方式,主要以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学校设立的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方式为主。现在,我省已经相继推出各种助学计划,先后有本报和省慈善总会推出的“慈善助学、爱心接力”活动,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助学计划,以及一些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圆梦助学计划”、“阳光助学计划”、“青春动力助学计划”等一场接一场的助学活动,全社会都在努力帮助那些贫困学子顺利走进大学校门。本报记者郑颖 实习生付海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